藏识助我寻宝
http://www.socang.com 2007-11-15 14:40 来源:
只要目前还存在着钱币交易市场,对广大集币爱好者来说,就一定存在着“捡漏”的机会。对此,笔者是深信不疑的。
记得1998年夏季的一天,在上海城隍庙邮币卡市场门口,有一中年人正向进出邮市的人出售一些已停止流通的人民币。我走近一看,大多是第三版人民币角券,其中有三张崭新的“绿壹角”(俗称蝴蝶版),中年人要求购买者出价1000元“一枪打”。我拿过“绿壹角”仔细一看,这三张是连号码并带有水印的,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我以900元将这些角券尽收囊中。
“绿壹角”是第三版人民币中的珍品,当时不带水印的市价大约270元一张,而带水印的“绿壹角”就更为少见,售价理应高许多,而中年人显然对“绿壹角”有无水印之分还不了解。不久,在2001年春季的邮币卡市场“井喷”行情中,带水印的“绿壹角”最高竟涨到1200元一张,现价格略有回落,但仍超过1000元。
还有一次是在2000年春天,我出差去济南,在火车站左侧的收藏品市场,我走到一个钱币摊位前,柜台上一个盘子里放着不少小面额的外国流通硬币,每枚售价1元钱,若多买价格还能更便宜。我在这些不值钱的小面额钱币里翻了好半天,竟意外地找出一枚奥地利1格罗申(1分)、一枚英国1/2便士(半分)和一枚前民主德国(东德)1芬尼(1分)。我二话不说,扔下3元钱转身就走。
这些小面额的外国硬币,看似不值钱,其实因流通时间较早,目前已十分罕见,如奥地利1格罗申在奥地利本国也很难找寻,据说在奥地利钱币界也要售400多先令一枚(约人民币50余元);而东德的1芬尼也就更为稀罕了,国内有些专集外国流通硬币的集币爱好者至今尚缺这枚小面额钱币。从上述两则例子可说明,在钱币市场“捡漏”靠的不仅仅是运气和机遇,更重要的还在于丰富的钱币知识和敏锐的判断能力。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宝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