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松年,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住清波门(当时俗称“暗门”),故人呼“刘暗门”。生卒年不详。但知宋孝宗淳熙(1174-1189)时为画院学生,光宗绍熙(1190-1194)年间为画院待诏。师从张敦礼。张是李唐的学生,所以刘松年可称是李唐的再传弟子。但是他似乎并不欣赏李唐后期作品的简阔、奔放,水墨淋漓,却反而在李唐中年的细腻中融入界画技法,更趋精细清润。相传他初次参加画院考试,试题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他画了一轮红日涌升于万顷碧波中,构思巧妙。与李唐、马远、夏圭同列“南宋四大家”。 《四景山水卷》是刘松年的代表作,绢本,共四段,每段均纵41厘米,横69厘米,设色画春、夏、秋、冬四景。这里介绍夏景。图绘水边虚堂,柳荫覆盖,主人端坐堂上,一小童侍旁。堂前有一水榭伸入水中,水面漂浮点点荷叶,与堂前湖石旁满枝盛开的蔷薇辉映,点明了盛夏的季节。水面开阔,似有阵阵凉风飘拂,是那么的令人惬意。后面的庭院,错落在山石和树丛中。厅堂水榭,以界画法精细刻画,屋檐廊柱,扶手栏杆,一丝不苟,工致逼真。山石以李唐惯用的斧劈皴绘就,淡墨层层积染,质感硬朗。树叶近的用双勾,变化多样,不厌其繁;远的则用笔尖横扫,又有同时代马远的影响。远山以渍染法,从上向下淡化。底下皆虚去。总体依然是李唐的风格,但由于楼阁以界画法刻画精致,于是整幅画的勾、皴、染也随之更趋工细,不过整幅画仍然以山水风景为主,楼阁仅是画中之景物。刘松年的这种不厌工细,追求极致的绘画风格,确实透出唯有皇家画院才拥有的雍容华贵。 而这一点,却正成为南宋院体画被后世文人鄙视之处。其实放开眼量,这只是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而已。何谓“界画”?“界画”即“界划”,原本是指用界笔直尺绘制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的结构图,要求每一部分的构成都必须细致、准确,合符真实。后来成为中国画“十三科”中的“界画楼台”一科。界画中的楼阁,代表着人类留在大自然中的建筑的极高水准,代表着人类的智慧,所以历来为大众喜闻乐见。隋代的界画已经画得相当好。《历代名画记》中评展之虔的界画说:“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垂生阁”。此后唐代的李思训,五代的卫贤,宋初的郭忠恕,元代的王振鹏、李容槿,明代的仇英,清代的袁江、袁耀等等,代有才人。其实,作为一种探究物之理的绘画技法,界画对于初学画者也具有相当的意义。《芥子园画传》就指出:“画中之有楼阁,犹字中之有九成宫、麻姑坛之精楷也。夫界画犹禅门之戒律也,界画洵画家之玉律,学者之入门。”历代的界画,留下无数宏伟的古代建筑,令后人遐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