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 -- 意大利 萨托
http://www.socang.com   2007-11-14 14:16   来源:

  安德烈·德尔·萨托(1486** 1530或1531),是文艺复兴盛期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他原名达尧罗,因为出生在一个有名的裁缝师的家庭,就被称为“萨托”(意即裁逢)。他早年被父亲送到一个金银首饰工艺师那里去学艺,可是因为他爱好绘画,就又转入柯西莫(1462** 1521)画室学画。柯西莫是当时的著名画家,培养出影响萨托极大的僧侣画家巴托洛米奥。萨托在柯西莫那里,深受这位师兄的影响,同时又深深崇拜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因此他的作品可以说是继承了达·芬奇等人的事业,具有独特的端庄典雅的古典风格。1517年,他的创作进入成熟期,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作品是《阿庇埃圣世》。1518年春,他应法王朗西斯一世的邀请,到法国宫廷作画。在那里,除了创作了大量的肖像画之外,创作了这幅题为《博爱》的代表作。1520年,他又回到故乡,进入艺术的高峰期,其中最著名的为《圣世升天》(1530年,为庇蒂宫而作)和《最后的晚餐》。前一幅画以其用色水平的高超和明暗处理上的深度显示了意大利古典画法的深厚功底和独特魅力。后一幅画由于构图的卓越,色调的微妙和明暗对比所达到的十分新颖的效果,而被评论家认为几乎可以与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媲美。

    萨托的这幅《博爱》,又译作《慈祥》。它刻划的是母亲与三个孩子,从题材来说,是人间的最普通的生活场景。母亲怀里抱着两个孩子,一个在吮奶,一个正想去吃奶,另一个在膝下,弯着双臂回过头来天真地看着妈妈。整个构图呈三角形,完全是传统的古典风格,显得稳定而庄重。但孩子的姿态各异,衣褶流动,非常柔美。但是这幅人间图景中的母亲和孩子又被人们联想到圣母和天使。虽说母亲没有圣母那么庄重和圣洁,但是因为自拉斐尔以来的圣母都是充满着人间味的,而这幅《博爱》由于它的古典风格,使人容易感到在世俗画之中而含有的宗教情调。不过,《博爱》的成功,不是因为它的古典风味,不是它的酷似达·芬奇和拉斐尔笔下的形象,而是在于它的温柔调和的色彩。从左边投过来的光,使母亲和孩子的正侧面受到光照,画家以琢磨入微的色度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明暗转换,尤其在幼儿的肉体和母亲的衣褶上,深刻地表现了萨托的娴熟技巧,这是画家继承了意大利古典画风的杰出的范例。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萨托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