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钵图》卷,元,绢本,设色,纵31.8cm,横97.6cm。
无作者款印。引首清倪灿行书图名:“揭钵图真迹。世传揭钵图所在都有,然赝本甚多。惟此卷神气古穆,用笔精妙,其为善本无疑,真可宝藏也。康熙癸亥秋七月雁园倪灿题。”癸亥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后幅倪灿书“宝积经:鬼子母者是鬼神王般若迦妻,有子一万皆有大力士之力,其最小子宾迦罗。此鬼子母凶暴妖虐,杀人儿子以自啖食。人民患之,仰告世尊尔。时即取其子宾迦罗盛着钵底。鬼子母周徧天下,七日之中推求不得,忧悉烦恼。传闻他人云:佛世尊有一切智。即至佛所,问儿所在。时佛答言:汝有万子惟失一子,烦恼忧愁而推觅耶。世间人民或有一子或三五子,而汝杀害。鬼子母白佛言:我若得见宾迦罗,永不杀世人之子。佛即使鬼子母见宾迦罗于钵下。尽其神力不能得取,还求于佛。佛言:汝今受三皈五戒,寿尽不杀,当还汝子。鬼子母如敕受于三皈及其五戒。受持已讫,即还其子。佛言汝好持戒,汝是迦叶佛时羯肌王第九女,大作功德以不持戒故受鬼形。秣陵倪灿书。”清刘树勋书“同治七年岁在戊辰五月既望并州刘树勋敬观。”钤倪灿“臣灿之章”、“雁园”、“倪灿之印”、“清华侍从之臣”,刘树勋“树勋之印”等鉴藏印,共14方。
此图系佛教故事画,描绘佛世尊为惩治鬼子母而将其幼子宾伽罗扣于钵下,鬼子母遣众小鬼意欲揭钵救子的情景。图中佛世尊神态安然地趺坐在莲花座上,众天神手执兵器耀武扬威地护其左右,正藐视地静观众小鬼徒劳无功的揭钵场面。小儿于钵中哭叫着张手求救,小鬼们不遗余力地用尽各种方法抢救,鬼子母面带忧色地被众孩儿团团围住,她显然已为解救幼子而心力交瘁。
作者通过对处于尖锐冲突中的不同人物的性格和感情的个性化描绘准确地表明了他们不同的地位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从而令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画面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内聚力。此图中对小鬼的描绘最为生动。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幽默诙谐地表现了造型夸张变异的小鬼。通过他们绳拉木撬等忙乱的举动赋予画面强烈的动感并烘染出紧张激烈的气氛,从而准确地表达了揭钵的创作主题。图中不同的形象用不同的笔墨线条勾画,武士及小鬼以粗犷的墨线勾描,通过对他们坚实的皮肉筋骨的刻画表现出他们的力量和所具有的勇猛精神。佛世尊及仕女、童子用轻柔的细线勾勒,通过衣料柔软的质感衬托出他们纤秀婉约的姿容。全幅用勾线填彩法,色彩厚重丰富,有早期壁画的风格,给人以活泼明快的视觉感受,令画面不显得不过于沉重。
清内府编撰《秘殿珠林》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