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从义(约1302-1393年)元代画家。字无隅,号方壶、不芒道人、金门羽客、鬼谷山人。贵溪(今属江西)人。方壶原为岛名,与蓬莱、瀛州同位国之东,乃道教谓神仙之居所。方从义是上清宫的道士,云游天下,与同是全真教信徒的黄公望及吴镇等画家交善。也许是自幼就当道士,“早弃尘事”,时人谓他“心迹超迈,不污尘垢”,一生唯沉湎于书画,旷达不拘,兴之所至,纵情放笔,边与人笑谈,边挥洒而就,也不问旁人名姓即“漫与之”。从其传世的画看,虽说自谓师巨然,仿高克恭,却颇得米氏父子之神韵,笔墨放纵,纯似游戏。可以说,他是元画中笔墨最为放纵恣肆的。后人评为“品之逸者”,而相比倪瓒,他的“逸笔草草”似乎更为彻底。黄公望称其“高旷清远,深入荆、关堂奥”。吴镇则作诗赞云:“方壶终日痼烟霞,写得湖山事事佳。湖上烟笼梵王宅,山深云覆羽人家。”在世时画名就甚高,有人不远百里,求画三年,方得一纸。而且多只是一小纸。 《神岳琼林图》是他传世作品中较大的一幅。纸本浅设色。纵120.3厘米,横55.7厘米。图的上方群峰高耸,山下则溪流委婉,小桥连岸,杂树茂密,村舍隐现。层叠而上的山峰,皴以长披麻皴,圆厚流畅,犹董、巨法,而山石的密集的苔点及丛树的密密点叶,则透现米氏遗韵,但已见干笔,点中带擦,更现苍莽。与同时代的王蒙晚年的连勾带皴、带点、带擦,异曲而同工。图中山石用淡墨层层积染,墨气厚重而质感极强。元画的纸本“干笔皴擦”的笔墨特色,在图中得以酣畅淋漓的展现。而方从义用笔之畅快,点厾之洒脱,如其善于章草,画面充满了跌宕的动感,明显地区别于“元四家”之从容静穆。我谓之如“少林拳”之于“太极拳”。方从义善书法,工古篆、隶书,图中有他以章草题款:“岁在旃蒙大荒落三月十一日,鬼谷山人方方壶为南溟真人作神岳琼林图”。知乃1366年作。存世的方从义的作品,常见他分别以隶书题画名于画幅的右边,而以章草或隶书题款识于画幅的左边,遥相对应,如其《山阴云雪图》、《武夷放棹图》及《高高亭图》均如此,这在中国绘画史中也可谓独树一帜。 上海人美曾出版《中国历代绘画图谱——山水》,收入方从义的《翠厂茅堂图》。以图视之,则似乎应与方从义神会贯通。《神岳琼林图》作于方从义中年,而此图则更见老辣。图绘风雨山居,烟云渺茫,大片空白,山石勾少而连皴带点带擦,莽莽苍苍,而又意蕴万象,于此可以观察元代绘画写意甚至抽象的趋向。可惜也似乎至此止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