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银纪念币作为一种文化和载体,它所表现的题材可谓十分广泛,而佛教艺术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喜闻乐见的观音形象,反映了人们追求平安、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我国在秦、汉以前,并无观音菩萨救苦解难之说,至魏、晋南北朝时(公元200~589年)佛经被不断译成汉文,南朝梁武帝在位时,开始将佛教大力宣扬,到处大修庙宇、石窟,大塑各号神佛之像,刊印神佛经书故事。到了隋唐两代,天神降灵,修道者升天成仙之说传播于世。南北朝时,观音已经受到当时人们较普遍的信仰。唐宋以后,观音菩萨已经深入人心,逐渐成为汉化佛教的代表。观音菩萨的职司已经不是笼统的救苦救难,而且还有其他多种的职掌,比如送子、医病等等。观音金身和观音庙四处可见,除了在寺庙里以外,还有做成小的菩萨像或者画像,供民间家庭随处供奉。 目前,《观音》系列金银纪念币连续发行了10套,2003年《观音》贵金属纪念币为《观音》系列贵金属纪念币的第11套,该套纪念币共3个规格,1金、1银和1铂。其中,金币依然采用“幻彩”工艺铸造,规格为1/10盎司,发行量33000枚;银币规格为1公斤,发行量3800枚;铂币规格为1/10盎司,发行量33000枚。 从《观音》系列金银币的市场表现情况来看,基本上以集藏和消耗为主,但是也不排除被战略投资者相中的情况,如早期的“幻彩”观音系列,就曾经有过高达200%的涨幅。不过终究因为该币的集藏价值大于投资价值,辉煌过去之后其市场表现不佳。如今“幻彩观音”第三组的发行,会不会改变《观音》系列金银币在投资市场上的形象呢?笔者以为从长线来看还是有这种可能的。《观音》系列中的精品自成系列后,必然会吸引一些长期投资者介入其中,从短期看,行情刚刚从阵痛中复苏,增量资金一时还无法兼顾到该板块,不过抱着中长线的心态介入,目前的风险应该还不是很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