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钱币形制的秦半两
http://www.socang.com   2007-11-13 13:57   来源: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秦原有的货币制度和政策推进到全国各地,废除六国的贝币、刀币、布币等杂乱旧币,统一鼓铸“半两”方孔圆钱,以其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即“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半两钱方孔圆形的定型,实现了全国钱币形制的第一次统一,并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

  半两钱,由币面上铸有“半两”二字而得名,是在圆钱基础上后期演变而来的。它的方孔圆形钱制模式,显然更加优越于刀形币、布形币等形态。圆钱之孔何以由圆变方,钱币界至今仍众说纷纭:一为王献唐《中国古代货币通考》说,圆币上“中为圆好(孔),字在好(孔)肉(穿孔至廓间的实体)中间,周回其文,须旋而读之,殊多不便……采方孔形制,使半两二字,左右分列,一望即知”。二为苏晔、李菊《古币纵横》说,“秦始皇为了求得长生不老,就特别崇拜方士,因而秦半两也就用了方孔铸造”,或其说:“古钱的外圆似城市,代表国家和政权。内方孔似水井,代表商业或贸易。”“外圆内方是借‘周流四方’”之意。因此,“钱也称泉”。三为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发展简史和表解》说,“方孔钱,可以减少钱身的周转磨损,又可以贯穿起来”,或其说:“由圆孔钱改为方孔钱,是象征古人的宇宙观,古人认为‘天圆地方’。”

  笔者认为,其钱形由圆变方的真正含义,应与“天地方圆”和“实用美观”有关。“天地方圆”之说在战国史籍和考古所见中屡见不鲜,它符合古人“以天为圆,以地为方”的宇宙观。而考古所见也可证之。汉代墓中的舆与华盖的造型,有些穹窿顶墓四壁呈方形的法地,穹窿顶呈圆形的法天上画有星辰日月及天宫神话等图像,是为司马贞《索隐》所云:“天地有覆载之德,所谓天为盖,谓地为舆”。“天地方圆”观念已渗透到社会的许多领域,秦国的方孔圆钱恐怕就是在其影响下的产物。从其实用和审美上看,方孔圆钱可减少周转磨损,便于加工时打磨毛刺,给人以布局合理、虚实相应、平衡周正的美感。

  秦半两的铸行分前后两种:一种是铸于战国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秦国开始铸造的半两钱。《秦始皇本纪》载:“惠文王,生十九年而主。立二年行钱”。这类战国时代的半两钱,制作工艺粗糙,穿孔似方非方,内外无廓,钱体大而厚重,钱文书体为大篆,今存世较少,为钱界所重。另一种是全国统一流通的秦半两钱,比战国时期的“半两”规范且美观。《史记》载:“秦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24铢为一两)”。从实物测量看,秦“半两”并非“重如其文”,钱径一般3.2厘米至3.4厘米,重约8克。外形较圆,内孔方正。面与背均平整光滑,无内外廓。钱文“半两”二字为李斯书写的小篆体,凸起的笔划粗壮古朴,半两的“两”字从两个“人”字,不从“入”字,为秦始皇时期半两钱特征。此外,秦亡汉兴,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中期),共有6位皇帝,80多年,地方政府和民间豪强也都铸行半两钱,其钱越铸越少、越铸越轻,为“轻小如榆荚”的半两钱。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钱币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