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梁贻斌先生是中国钱币学会常务理事,我国著名的奥运币集藏专家。近日他结合自己的集藏经历和亲身体会就如何借北京奥运契机,进一步弘扬金币文化,普及钱币知识提出了十分具体而有意义的建议。 2008年北京将举办第29届奥运会,从明年开始,中国金币总公司将连续4年发行奥运纪念币。这不仅是宣传奥运精神、宣传中国、宣传北京、宣传我国的金币事业,而且对打造奥运币品牌,培育我国金银币收藏队伍也有着重要作用。 一、大力加强金币的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 金币宣传工作不仅仅为了营销,更重要的是要弘扬先进的金币文化。根据李副总在临潼会议上提出的“三着眼”(着眼于营造有利于金币事业发展的舆论环境,着眼于在国内外树立金币公司的良好形象,着眼于引导金银币市场的健康发展)。“两贴近”(贴近钱币市场发展的实际,贴近消费群体对钱币信息的需求)、“四性”(体现行业性,突出专业性,把握政策性,富于创造性)的宣传工作指导思想,我提几点具体建议。 建议之一是继续搭建三个宣传平台。 一是扩大发行《中国金币》。《中国金币》杂志自2000年5月发行以来,已出版了19期,受到了读者的普遍好评。它是一本集政策性、理论性、欣赏性和收藏价值于一体的钱币类专业刊物。但是,目前的发行量太少,而且是内部发行,不少币友都希望得到这本杂志。建议进一步拓宽发行渠道,向全社会发行,并增加奥运纪念币的内容。 二是加强中国金币网建设。网络连着四面八方,它担负着收集发布信息、弘扬金币文化、普及钱币知识、引导投资收藏、上传下达、沟通友谊等等责任,不仅是国内的钱币爱好者在看,其他行业的人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也在看。因此办好中国金币网非常重要。最近中国金币网搞的“现代奥运纪念币知识连载”就很受收藏者的欢迎。但目前,中国金币网打开的速度还比较慢,建议尽快解决。此外,是否可以考虑中国金币网与新浪、搜狐等一些著名网站进行连接,通过网站弘扬金币文化。 三是坚持办好展览。国际钱币博览会、纪念币巡展以及不同形式的专题纪念币展览是弘扬金币文化,普及钱币知识的良好途径。以两次巡展和这次博览会为例,强大的宣传阵容、严密的组织、精彩的展示,不仅能给每一位爱好者带来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而且可以使参观者学到很多钱币知识,便捷地了解币市行情,引领集藏指导投资,因此很受群众的欢迎。每年可多搞几次,特别是在较发达的地区,因为这些地方人均收入高,媒体也发达。此外巡展和国际钱币博览会还为许多刚入门或准备入门的爱好者举办了咨询活动,我通过参加这一活动,深感它的必要。前不久的国际钱币博览会,不仅很多人争购纪念币和邮票,还有17位朋友咨询了有关奥运币的4类20多个问题。不少朋友反映,参观了这个博览会,不仅买到了纪念币和邮票,还增长了藏币知识,增加了集币的兴趣。 建议之二是不断拓宽宣传渠道。 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宣传格局。要密切与奥组委和各媒体的关系,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外舆论环境。对此,特提出10点建议: 5、鼓励特约经销商、各分支机构乃至社会各界力量向收藏爱好者宣传金银币有关知识,通报各种信息。 6、在北京奥运币发行期间开设奥运币知识热线,及时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7、聘请金银币形象代言人并通过其进行金银币的宣传。 8、拍摄一部反映金银币题材的影片,内容可以包括金银币的历史沿革、现状、以及未来设想等等。 9、加快加大金银币书籍的发行。 10、建议出版一本“世界奥林匹克纪念币鉴赏”。 我到过10多个国家,专门寻找关于奥运币的书,也托了不少人购买,最后只见到德国发行的一个小本,并且刊用币的数量也很少。2001年在北京市关于人人为奥运做贡献的号召下,我和李铁生教授合编了一本《世界奥林匹克纪念币》。这本书中700多枚币中绝大部分都是用我们的收藏实拍制作的,书是16K本铜版纸彩色精印,国际奥委会执委、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同志题的词,中国钱币学会秘书长、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戴志强同志作的序。这本书出版后,反响还比较大,但也存在问题,就是专业性强了一些。我们商定在2008年前,对这本书做进一步的修订。把北京和雅典奥运会发行的纪念币以及其他一些国家为28、29届奥运会发行的有特色的纪念币充实进去,去掉原书中一些过细、过繁琐的内容,以图为主编写一本“世界奥林匹克纪念币鉴赏”。拟用中文、英文、法文、阿拉伯文四种文字出版。我们认为,这不仅是对奥运的很好的宣传,为奥林匹克留下一份宝贵遗产,同时也蕴藏着一个很好的商机。我们建议这本书最好由总公司组织出版。因为这有一个国际奥委会授权问题,申奥成功以后,总公司与国际奥委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第29届奥运会会徽、奥运旗帜交接纪念章都是由第29届奥组委授权发行的。希望总公司能与我们共同把这件事做好。 通过这些渠道,向群众宣传金银币的文化内涵,宣扬金银币的收藏价值,普及金银币知识,让更多的人认识金银币,了解金银币,研究金银币,以激发他们的收藏意识和参与动力,壮大收藏队伍,弘扬金币文化。 建议之三是注重宣传实效。 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最终都是以效益来衡量的,金币的宣传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当然也不例外。金币宣传工作的实效指的是宣传工作的目标、价值、运行机制要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实际,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这里,对这个问题,我想用我收藏悉尼全套奥运币的经历来说一下。对收藏悉尼的奥运币,我原来只想收藏28枚铜币,因为要收藏全套,价格太高了。可是后来我却把全套都收藏了,而且是在三个地方,分三次购买的。28枚铜制币是托朋友在奥运会期间悉尼市场买的,24枚金银币,半年多后由于在悉尼已经买不到了,后来是女儿从新加坡给我购买的,而那枚特大银币,则是在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上购买的。(据说悉尼发行的奥运币销售的相当好,今年上半年我在美国参加了一个钱币博览会,在100多个摊位上,都没有发现一套悉尼的奥运币,有的只是个别零散的,在澳大利亚的朋友也讲,在悉尼的市场上也看不到了)是什么打动了我,使我改变了初衷,我为什么要不遗余力的这么做?我想这是与澳大利亚对奥运纪念币的宣传注重实效,强化宣传效果是分不开的。 我对悉尼奥运币情况的了解,来源于三个方面:报纸、网络和在澳大利亚的朋友处。综合三处的信息来看,澳大利亚注重宣传实效,强化宣传效果至少有这样两点对我们有所启迪:一是官民并举,四管齐下。不仅政府主抓,民间的收藏组织也非常活跃。他们采取了报刊、电视、网络、户外广告等宣传方法,不仅有文字,而且配有精美的图片。我在澳大利亚的一位朋友对我说,官方对收藏家、爱好者和经销商都很重视,多次征求他们对发行奥运币的意见,对收藏家和爱好者以及经销商分别有优惠政策。因此,不少收藏协会、集币学会、经销商对奥运币的宣传都很积极,积极为官方出谋划策,自发地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有的学会还在市内搞了了宣传长廊,强化了宣传氛围;二是不断地细化宣传内容。最初,我只是看到了他们发行52枚纪念币的消息。但是后来,我发现他们对奥运币的宣传又做了进一步的细化,使我对这套纪念币有了更深的了解。如他们不仅宣传这52枚纪念币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以及澳大利亚体育文化和地理环境特色,而且进一步宣传这套纪念币在设计和工艺上拥有5个第一。例如,首次把彩色用到奥运纪念币上;首次将所有奥运会体育项目分别表现在28枚铜制纪念币上;图案设计首次由专业设计师和运动员共同合作完成等等。再如,不仅宣传纪念币制作精良,而且突出地说明这套纪念币设计独特,24枚金银币是由澳大利亚著名钱币设计家德夫林设计的,德夫林曾为36个国家设计过纪念币。1982年还被任命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私人金匠和珠宝鉴赏家。再如,那枚1公斤重的特大银币,不仅发行量少,而且在瑞士巴塞尔国际钱币博览会上,被评为“世纪之币”等等。这些宣传强烈地打动了我。我想,这就是宣传的实效在我身上的反映。 二、精心设计铸造发行奥运币,打造知名品牌 成功的企业,必须以过硬的产品质量,上乘的产品品牌为依托。如汽车行业众人皆知的劳斯来斯、宝马、奔驰;手表行业的劳力士、欧米加等。金银币也应朝这个方向努力,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我们金币总公司来说,是一个创名牌的大好时机。对奥运币的设计、铸造、发行等等不同于一般的金银币,它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关系到央行和金币总公司的信誉。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它不仅仅是宣传奥运精神,更是宣传我们中国,宣传我们北京。我觉得对我们总公司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任务是非常光荣的。作为一个奥运币的集藏者,各届奥运会发行的纪念币我都有了,我梦寐以求的就是能收藏到一套作为主办国我们自己发行的纪念币。希望总公司遵循奥林匹克宪章和国际惯例,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将北京奥运会纪念币设计好、铸造好、发行好,打造中国金银币的知名品牌,使它成为历届奥运纪念币中最新、最美、最好的一套,并力争获国际大奖,借以推动金币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拓宽发售渠道,完善营销工作 弘扬金币文化,普及钱币知识的首要前提就是集币者能及时买到他喜欢的币。有了币才能更好了解币的知识。目前公司实行的直销方式非常受欢迎,它可以避免许多新品被中间环节克扣,保证会员和集藏者能得到他喜欢的币,因此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加大直销的力度。此外,还可以实行经销、代销、预订、特许供应、以及通过网络进行销售等多种方式并加强金银币的售后服务工作。对会员、预订者应优先供应;价位要适宜并公布指导价或零售价;要逐步建立金银币的回购服务,使营销工作不断得到完善。 最后,对于北京奥运纪念币的发行量问题,我们一定要审慎确定。 2008奥运,举世瞩目。奥运币关系到国家声誉,是万民所爱。发行多少为宜,应审慎行事。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发行了45枚纪念币,数量庞大,2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身价可怜。2000年悉尼奥运会发行了52枚纪念币,由于控制了数量,注重了宣传,销售率就较高。历史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