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郁森盛足纹银饼(拓片)正 背 清嘉庆、咸丰年间,上海拥有80多条沙船的大沙船商、上海商船会馆总董郁彭年创办的郁森盛沙船字号,于咸丰六年(1856)铸造并发行了每枚重五钱的“郁森盛足纹银饼”,金融界称之为“上海银饼”,开创了沪上商号自铸银元、流通市场的先例。 为了弄清“上海银饼”的出台原因,我们查阅了《中国金融史》、《旧上海史料汇编》等有关史料以及友人郁钟德(郁彭年后裔)提供的一部于1923年编成的《黎阳郁氏家谱》(下称“家谱”),从中得知了郁彭年及其弟郁松年,同心协力经营郁森盛沙船字号鲜为人知的轶事;同时也为郁森盛沙船字号和上海商船会馆在当时海运、漕运和商界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从《家谱》可知,郁彭年号竹泉(1796——1852),“少壮经商,承继父业,创办郁森盛沙船字号”,拥有沙船80余号,承办海运、漕运业务,建造货栈、船栈以利商家;又在上海开设鼎泰典当、万聚酱园,丰泰、利昌豆麦行等企业,并在松江、太仓各县设立分号。平时还广行善举,上海各大善堂都有他的捐款。其弟郁松年,号泰峰(1799——1865),佐兄管理沙船字号,代兄答复重要函件,应付地方公牍与官厅事务,还乐做善事,创设育婴、果育、普育等堂。工余时间喜欢读书、收藏历代旧籍多至数十万卷,名闻大江南北,并编述《宜稼堂丛书》六种共64本计229卷。每天做《日录笔记》,计53本。每有雅兴,吟诗自娱,积诗稿100多首。可见,郁松年也是一个能商能文的企业家。 咸丰二年(1852)郁彭年去世,郁松年挑起其兄遗下的全部产业。次年(1853),上海小刀会起义占领县城达17个月之久,郁松年以20万两银子资助起义军。五年(1855)起义军撤离县城,郁松年捐银20万两修葺被在战火中损坏的城墙,民间感恩,称之为“郁半城”。今在小北门遗存的一段明代城墙上甬道间有些城砖上刻有“咸丰五年,上海县城砖”字样的钤记,便是郁松年出资修城的证据。后郁松年又向清廷输银20万两,要求增广府县学额各10名,以广文化而开贤路。此举为朝廷采纳,百姓深感其德。清廷欲给他封官进爵,可他不受。这是郁氏自铸、发行银饼的实力和为官府允准的原因之一。 又据《中国金融史》记载,自1854年外国银元,其中尤以西班牙银元俗称本洋流入中国后,深受商民欢迎。此种银元对中国纹银和制钱的比价日渐抬高。从1851年1月——1855年6月,“银元兑换制钱的价值一直在上升,由1:1280文逐年上升至换1900文……本洋的市价日益高涨,导致上海商界的记帐单位改用虚银即‘上海九八规元’……”郁氏为压低本洋市价,便仿照本洋币式,聘用银匠打造,流通市场。这便是“上海银饼”产生的直接原因。 当年沙船商自铸、发行银饼除郁森盛外,还有王永盛、经正记两家。后因此种银饼铸作简单,易被人仿造,以致发行后,赝品充斥于市。为挽救信誉,不久即行废止。但这段银饼与银元的斗争史,还是颇有爱国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