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最早使用的金币,恐怕应首推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郢爰”。马克思曾说过:“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黄金从一般的商品中分离出来而铸成定型的货币,它标志着社会的分工和交换的扩大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因此对早期黄金货币的研究不仅对我国经济史,而且对货币史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郢爰”又名印子金,或称金钣、龟币。印子金是因金钣上铸有方形的戳子而言。“郢爰”是因印记中有“郢爰”两字,故一般名之为“郢爰”。早在宋代李石《续博物志》和沈括《梦溪笔谈》中就都有记载,惟将两字释为“刘主”,清李兆洛《凤台县志》中所记与上述相同,仅改篆文为“主刘”,都认为是淮南王刘安的药金。清吴大徵《权衡度量实验考》和方浚益《缀遗斋彝器考释》才考证两字为“郢爰”。尽管至今对“爰”字仍有不同的解释,但根据郢字,考定为楚国的货币,这已是确定无疑。据史料记载,楚国当时所辖疆域,向来是我国古代产金之地,据《管子·轻重甲》载:“楚有汝汉之黄金”。《战国策·楚策》载:“黄金珠玑犀象出于楚。”为当时其他诸侯国所望尘莫及。由于当时生产力逐渐提高,商品交换频繁,货币流通范围扩大,人们开始意识到黄金的贵重,所以货币史上才出现了楚国的金币,这是符合货币发展规律的。 题图这块“郢爰”是1963年在安徽望江县长岭地区出土的,重约55克,其状呈方形,有四格,其中一格稍残,“郢爰”两个印模錾在凹面里,质地黄金,晶莹锃亮。望江县地处长江北岸,安徽西南部,与湖北、江西两省紧紧相邻,向有“吴头楚尾”之称,据史书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疆域发展到了安徽西部,由于当时长江下游的吴国兴盛起来了,楚国势力往长江下游扩张受到了阻碍,因此吴楚经常交战,到春秋晚期,吴被越王勾践所灭,到战国时,楚国已将越国灭掉,这样楚国的势力终于扩张到了长江下游,长江下游的江苏、安徽、山东、浙江等地便成了楚币的主要流通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