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收藏如何防假
http://www.socang.com   2007-09-18 13:33   来源:
珠宝一向是被人们视为奢侈品甚至保值品的“细软”,因而收藏者众多,但笔者调查发现,在暴利引诱下,珠宝造假空间巨大,造假手段层出不穷。来自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信息显示,目前关于珠宝的投诉个案呈增加趋势,不少“细软”实际上只是一文不值的赝品。专家提醒,目前世界上的宝石有300种左右,其中九成以上都有相似的宝石或者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仿制品。
  市场调查:
  珠宝竟可还价到一折
  笔者近日在广州几家大型购物场所的珠宝专柜看到,珠宝价格差异显著,而且一番讨价还价后打折幅度巨大,让人不禁怀疑其真实价值。笔者看中了一款标价3160元的缅甸翡翠手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打了三折,只要948元。标明为同一个净度的钻石,不同品牌或摊位的价格相差竟可达数千元。而在各大酒店和商业街,各玉石柜台都挂着二折、一折的广告牌。
  珠宝商:
  珠宝造假非常普遍
  一位从事珠宝批发生意多年的商人告诉笔者,珠宝定价随意性的背后是造假行为的普遍性。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有关专家向笔者介绍说,除非是有经验的宝玉石专家,普通消费者凭肉眼很难看出“天然”与“人工”的区别。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仿真性极强的仿制珍珠、染色珍珠,以及用廉价玉石、人造宝石冒充的高档翡翠、钻石,还有不少用玻璃制品及拼合石等仿制出的各种假宝石等。
  某市工商局日前对流通领域的黄金珠宝首饰进行了质量监测。此次监测共涉及贵金属(包括黄金、铂金和银)、钻石、宝玉石等共计248件商品,经检测合格率只有79.4%。该次监测情况发现,流通领域黄金珠宝商品市场呈现“两高两低”的现象:一是贵金属类的合格率较高,钻石、宝玉石类合格率较低。二是专营店合格率较高,超市、大卖场里开设的“店中店”合格率较低。该次被监测的7家超市、大卖场中仅有1家被监测商品全部合格。
  据了解,监测中发现不合格珠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虚假标注,如把0.492克拉的钻石标成0.50克拉。二是以假充真、以劣充优。个别商家将塑料制品标注为琥珀饰品、将玻璃制品标注为水晶、将玻璃猫眼制品标注为猫眼石,将人工处理的宝玉石标注为天然宝玉石,使其价格陡然虚增。三是标识不规范。监测中还发现了不按国家标准要求标注宝玉石饰品的情况,最典型的是将“合成立方氧化锆”饰品简单地标注为“锆石”饰品。“锆石”是天然的宝石,而“合成立方氧化锆”是人工合成的。
  质检工程师:
  有些假钻石能骗过仪器
  一位省级黄金珠宝玉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工程师告诉笔者,目前世界上的宝石有300多种,几乎每一种宝石都有相似的宝石或几乎可以假乱真的仿制品。之前在对一批160多件钻石进行分级鉴定时就发现140多件都是碳化硅,两者在外观上和钻石几乎没有区别,但价格却相差成千上万倍。
  专家透露,鉴别假钻石,仪器有时也无能为力。钻石的导热性是宝石中最好的,因此热导仪被称为鉴别钻石的专业仪器。但用高压与化学蒸气沉积法相结合生产的镀膜钻石,用热导仪测定时,发现它具有与天然钻石相似的反应。
  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主任王前虎近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关于珠宝玉器方面的投诉呈增多趋势,其中发生在旅游景点的居多。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珠宝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