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久长的微雕历史过程中,可说是“涛声依旧”。自清末民初微雕家于硕所创“牙雕一粒米”以来,却还是传统的表现形式,几乎是一成不变。纵看杨文华的微雕作品,真可谓是创新弃旧、匠心独具。
杨文华除了以一手好字好画作为创作微雕艺术的基础外,更是牢记其父老艺人杨荣清所嘱咐的一个“变”字,以变求新、求生存、求发展。他的作品不仅在于以“微”见长,1平方毫米范围内可刻上100余字;也不仅在于以“精”见长,在放大镜下,可看出他以刀代笔,娴熟的书画艺术技巧;更可贵的是他十分看重一个“巧”字,非常强调作品的造型、观赏性和多样化。他的作品有手中把玩的,桌上供奉的,墙上悬挂的,真是琳琅满目。他选择扇子、鸟笼、首饰、佛珠、书本等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物品,在上面所作的微雕作品,是那样的耐人寻味,扣人心弦,令人爱不释手。
杨文华的微雕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工艺美术界资深人士的赞叹;2000年秋,又为法国蒙特利马尔市微雕博物馆在上海众多微雕作品中唯一选中赴法展出。其作品为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所青睐。
艺无止境,愿杨文华创新艺术前程灿烂辉煌。(季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