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青瓷谷仓会说话
http://www.socang.com 2007-09-11 16:25 来源:
湖南最近发现有人收藏一件写有确切纪年款,且高达43厘米、腹径最大处达36厘米的青瓷明器——谷仓,是近些年发现的谷仓中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器件之一。
青瓷谷仓土红色胎质,烧结程度近陶,施蓝灰色窑变釉,近底处露胎,造型呈小平底足状。谷仓肩腹部书写24字,为“千秋万岁,谷库年年常满,子孙大昌者也。元符三年□月□日谨题”。从文字内容看,谷仓为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入土。谷仓四周有“田”字绳纹,一面绘有分格式仓板,从上至下分别书“七六五四三二一”,显然是出粮口。出粮口左侧绘有风窗,右侧绘有朵花,大户人家谷仓应有的规模和气派一目了然。
如果青瓷大谷仓会说话,将会告诉我们以下信息。一是谷仓之名进一步得到证实。陶瓷学术界对出土明器中类似的瓶、罐、缸等究竟派什么用场、该用什么称呼,长期存在不同的看法。湖南郴州发现的这件青瓷明器,肩腹部书有“谷库年年常满”等字样,无疑准确地说明了这种明器是为随亡灵而入土的、贮备粮食的谷仓(库),为类似明器该叫什么名字、该派什么用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二是古代谷仓的形制典型化。元符三年入土的青瓷谷仓用绳纹表示仓房四壁的板块结构,表明谷仓是筑土夯实为墙,与以后近千年乡村筑造农舍方式一脉相承。“墙”上有窗眼,有格板式仓门,活动式门板标识有数字,利于取下和安上。这种谷仓,江南农家使用到20世纪50年代。
三是谷仓上行草题字为青花所写。谷仓上书写的文字呈青绿色,这种色泽与云南元明时期玉溪窑青花发色相近,表明用料为国产钴蓝中的一种。唐代是陶瓷艺人使用钴蓝描绘纹饰的创始期,但宋代却有断层现象,考古发掘的青花瓷片极少见,一直到元代才忽然蓬勃发展并迅速成熟起来。青瓷谷仓的发现,表明宋代民间土窑都在使用青花,并非断层。
四是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审视,谷仓上的24字为行草书法,笔法随意,结体饱满,挥洒自如,看得出“章草”遗风。与今日的书法艺术,渊源关系密不可分。
五是蓝灰釉色出现窑变现象,接近宋代五大名窑中官窑、汝窑和钧窑釉色品类中的粉青、天蓝等釉色,表明民间土窑器物的釉色十分丰富,并非民窑官窑井水不犯河水。
六是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青瓷谷仓不规整现象表明,宋元时期,陶瓷器大件十分稀少,这件谷仓制作欠工,正是当年制造如此大器尚缺乏成熟的制坯和烧造工艺的表现。
青瓷谷仓从造型、胎釉到题字,多侧面反映出当时的陶瓷烧造技术和民俗文化,为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性实物,其收藏价值应当受到重视。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青瓷谷仓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