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工艺源远流长,自明代中叶起,因刻竹名家辈出,遂成一专门艺术。明清两代,文人墨客写竹、画竹、刻竹及收藏竹刻作品之风方兴未艾,由书画和雕刻相结合的竹刻艺术空前发展。正是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使竹刻作品更具书卷气和文化寓意。
我书房里有只刻竹笔筒,高18.8厘米,直径16厘米,壁厚1.7厘米。通身包浆赤紫,色泽光莹,一看便知颇有年头。只见通景式图案,逶迤连绵的高山峭壁之下,云雾缭绕之中,显见深山幽谷。层叠茂密的古松翠竹之中,有神态各异的人物,可分两组,一组六人:中间二老把盏言欢,旁侧一童子煮茗,一童子执壶,一童子托盘,一童子正从提梁盒里取出食品。另一组四人:二人正追赶一只野兔,前面二人正拉网以待。图意似乎叙述着人们盛情款待远道来访客人的故事。全器构图饱满,层次清晰,人物面目传神生动,树石皴法皆富画意。综观全局,作者以刀为笔,刀法多种:有浅刻、深刻,有深雕、透雕、镂雕、高浮雕,各种技法娴熟老到,扎实功底尽显物中。好一派千古悠情,祥和谐美,极具文人气息。最后落款为:“西桥山人制。”此乃张楫如之号。
张楫如(1870-1924),名钰,号西桥,武进横林镇(今江苏常州)人。是晚清民初著名的雕刻大师。西桥之父在清政府某署任职,其性好学,治家严谨,对子教育也严。西桥幼时不喜经书,其父便让他停学去苏州一家钱庄当学徒。该钱庄附近有一刻字店。西桥在工作之余,常去刻字店观看,日复一日,他渐渐对雕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掌握了一些雕刻要领,业余便经常习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便辞去钱庄工作,在苏州学镌版,经数年得其师传。
光绪十二年(1886)苏州织造奉命刻元人王秋涧撰承华事略,绘图极精细,张氏作为技精梓人被选用。然公役程限极严,过数月刻成才放归。此事使西桥极为耻之,遂弃梓人之业。从此赁一小屋种盆梅及榆、柏、黄杨等,虬枝古杆,罗列几案间,自得其乐。费念慈见其所刻而好之,便钩宋元名人书画名迹,嘱刻于桃花坞屋壁,见者称妙。寓居上海后搜集汉石经,缩刻于扇边,每字小约胡麻三分之一,凡十四段,共四百余字。所刻阳文精湛绝伦。又缩摹散盘、克鼎、盂鼎、石鼓、夏承碑、兰亭序等,俱精妙。亦能刻花卉。
1894年慈禧60寿辰,李鸿章从广西购得漆制果盒16只作寿礼,想要在果盒上刻书画,以增美观。因漆薄难雕,无人愿接受。李氏最终托盛宣怀在上海访得张楫如,委以此重任。西桥以锋锐的刻刀,在漆盒上徐徐雕刻:字刻有正、草、隶、篆;画雕为山水、人物、花卉、禽兽。皆古色古香,精妙绝伦,可见西桥功底了得,已非一般雕刻家所能及。
如此一位雕刻大家,竟天不假年,才55岁便以病卒。可老天还是公允的,西桥有两位公子着实不凡。一位是张仲英(1899-1969)为上海著名古董商、鉴赏收藏家,1919年,他21岁时即独立创办了“聚珍斋”古玩店。其子女张宗宪、张永珍皆为著名收藏家。另一位是张永昌(1922-2007),后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江苏站专家,被公认为我国玉器鉴定第一人的国宝级专家。有“南张北耿(宝昌)”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