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洽会·花絮
在乌洽会克州展区的一侧,一只高约60厘米、宽约35厘米的大葫芦吸引住不少人的眼球,过往的中外客商和游人纷纷用照相机或摄像机留下这只“宝葫芦”的“倩影”。
“宝葫芦”备受青睐,倒不是因为它硕大美观的外形,令人称奇的是,“宝葫芦”的表面有一整幅精雕细刻的图案。据“宝葫芦”的主人、民间艺人马江红介绍,“宝葫芦”表面的图案是开凿于两晋、经隋唐延续到宋代的新疆阿克苏库木吐拉千佛洞新二号窟的壁画的摹本。
听完马江红的介绍,围观的人们好奇心更浓,“这葫芦一个卖多少钱?”一位商客问。“12000元。”专注地为“宝葫芦”表面图案上色的马江红回答道。
一只葫芦为什么会卖出令人惊叹的价格?马江红满怀自豪的解说道出了“宝葫芦”的“秘密”:“光在葫芦上刻壁画就需要8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我每年最多只能雕一两个葫芦,在葫芦上雕刻完壁画图案后,还要反复着色。一个葫芦就是一件逼真再现历史文化的精致作品,我把这些葫芦当作自己的孩子,其实根本舍不得卖,我只是想通过乌洽会这个平台,借‘宝葫芦’来宣传新疆的龟兹文化和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