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初雪图》为赵幹的传世名作。绢本长卷,纵25.9厘米,横376.5厘米,设色。卷初题字“江行初雪,画院学生赵幹状”,后人定为南唐后主李煜所题,因为在五代时期画家尚无在画上题字的习惯。而这“学生”,是画院内的一个官秩,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学生概念。李煜十分爱好书画,虽说其时宋朝已经建立,他不过称臣苟安于一隅,但依然设立画院,其中不乏名家,赵幹即其一。而《江行初雪图》确也体现出皇家画院独有的细腻工致。图绘冬日初雪的一条寒江,下方是坡岸,前后有两队行人,主骑驴而仆步随其后。前是一主一仆,缩瑟而行;后是两主两仆,一主回首,以手指划,与后者交谈。主人都戴帽,着厚衣,而随仆则衣衫单薄,缩成一团。画面上方是江面,水道错落,江渚时现,岸边芦苇低垂,岸上树木萧肃,已现初冬景象。而水面上则极其热闹,有渔人或张网,或收网,或牵舟而行,或驾舟穿梭于河道,忙碌着的老老少少,似乎全无视于初雪飘洒,寒风萧瑟,但看水中搭建的窝棚,撑伞以避风雪,绻缩其中的儿童脸露苦色。这是当时普通的渔家生活的真实写照。画家以尖利爽落的线条勾画出这将近三十人的衣着、动态,甚至表情,细致入微,生动传神。满图水面的鱼鳞纹,尖细绵密,柔而带刚,无一笔懈怠。树木大多枯枝,偶见霜叶残柳,用笔顿挫老辣,极具功力。虽说满纸的水面,很少土石,但依然可以看到五代时山水画皴笔的雏形。细看水边土坡和碎石,用以勾廓及结构、纹理的线条密布。唐代的山水画多勾而无皴,五代开始勾笔渐多,于是后人便将勾轮廓及结构的线谓之勾,而将勾纹理的线条谓之皴。此图的树干上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皴笔,因此坡、石上也密布线皴,只是还不能清楚地名其状。既是“初雪”,自无满地的积雪,只是雪花飘洒而已。此图沿用唐以来常用的“洒粉法”,将铅白粉弹落在画面上,在墨绿色的水面的映衬下,白点飞舞,十分优美地展现了初雪的情景。我们似乎又见到了《清明上河图》那样的人物与场景完美结合的大手笔。
李煜的南唐朝十分短命,不过十四年就被宋太祖灭了,李煜降宋,而赵幹则矢志不降,但我们似乎再也没有看到他新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