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使用的金属货币———布币,它是由农具发展演变而来的,其首部中空,故称为“空首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不断的增加,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空首布毕竟携带不便,而且在铸造时须安装内范,铸造工艺复杂,费工费时又费料。至战国初期时,逐渐被平首的“金斤布”取代。
金斤布因面文多带
“金斤”字而得名。其特征为体形较大,平首、平肩或圆肩、圆裆、方足,或有郭或无郭。因两足间袴裆呈拱桥状,所以又称为桥足布。这种平首金斤布早期一般都标明币值,基本上分为二金斤、一金斤、半金斤三等制。以“安邑”金斤布为例,最长者为“安邑二金斤”布币(见图 ,通长6.5厘米,足宽4厘米,重28克;最小者为“安邑半金斤”,通长4.4厘米,足宽3.1厘米,重约7克左右。而由安邑半金斤布发展而成的小型尖足币、方足布则是晚期的金斤布,但这时币面上已不再标明“金斤”字。金斤字的含意最初应作农具解,因
金斤有斫义,与钅且字通,据
《说文》段注:“钅且、斫、也……者斤也,斤以斫木,此则田草者也。”所以金斤、斫、钅且三字相通,钅且是锄草的农具,因此金斤也泛指由农具演化而来的布币,到了后来,金斤字也逐渐变成了一种重量单位。至于当时“一金斤”价值多少 如何等值交换 目前尚未见史记,无从考证,仍是一个“谜”……
安邑二金斤、安邑一
金斤有的背铸“安”字。据
史载:魏武侯二年(公元前394年 城安邑,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迁都于梁。“安”即安邑,系魏国的早期都城,说明安邑布就铸于这个时代。近年来金斤布在山西、山东等地均有出土。大多出于魏国辖区内,其铸行时间约在战国早中期。
金斤布有“安邑二金斤”、“安邑一金斤”、“安邑半金斤”、“易二金斤”、“易一金斤”、“易半金斤”、“阴晋半金斤”、“梁二金斤”、“梁一金斤”、“梁半金斤”、“恒金斤”、“虞一金斤”、“虞半金斤”、“虞氏半金斤”、“晋阳二金斤”、“晋阳一金斤”、“晋阳半金斤”等等30余种。其中的“晋阳布”是赵国所铸,晋阳二金斤、晋阳半金斤存世较少,晋阳一
金斤亦不多见,故“晋阳布”在金斤布之中可称为佼佼者,堪称古钱币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