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七年,即居摄二年,当时王莽还是假皇帝的时候,就进行第一次货币改革,除当时流行的五铢钱外,还仿先秦货币而发行了三种新货币,即: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大泉五十。“一刀平五千”刀币,这种币分为环柄和刀身两部分,环柄为一方孔圆钱,环文上曰“一”,下曰“刀”,字为阴刻,字陷处填以黄金,并且加以打磨,使字面与钱面平齐。刀身上铸有阳文“平五千”三字,其中“平”是“值”的意思,即表示一枚刀币价值等于五千,就是相当于五千枚五铢钱。因其“一刀”二字系黄金填入,是一种错金工艺,故称为“金错刀”。其刀环径2.7厘米,通长7.3厘米,重30克左右 见图 。
这种刀币的造型独具韵味,丝毫未拘泥于春秋战国时代刀币形制,彼时尖首刀形制。它古拙稳重,并透露出秀美气息。币面铭文“一刀平五千”五字书写流畅,气势生动,毫无呆滞,承袭了战国时期币面铭文“一笔过”的特征。新莽钱币,钱文纤细,工艺讲究,但钱文大体以悬针篆为主,笔画细挺,制作较精。王莽发行这样的大面额货币,实际上是虚价大钱,是对人民财富的公开掠夺,用政治权力搜刮民脂民膏,以致民不聊生,社会经济陷入混乱,致使“金错刀”在产生时就陷入被废止的危境。后来,王莽又迷信风水,认为“刘”字含有“金刀”凶煞之气,在建国元年,则进行第二次币制改革,这3种货币都被废除了……
王莽虽为政不善,但铸钱堪称一绝,其金错刀更是佼佼者,因其形态奇异,制作精美,在当时即深受人们喜爱。后来的文人雅士亦为此留下了许多赞美之词。杜甫诗云:“金错囊徒罄,银壶酒易赊”;孟浩然诗云:“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贯”;张平诗曰:“美人赐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如今盛世,收藏队伍随之不断扩大,凡藏者更是以得此为荣,欲先得为快,终因僧多粥少,以致身价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