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接“集邮”这面旗
http://www.socang.com 2007-06-08 10:08 来源:
《孔融让梨》选择“六·一”儿童节这天亮相,很明显这是专为中国儿童发行的一套邮票。但没有一定门路,没有一定财力,即便是老邮人(非预订户),也很难在发行首日把邮票拿到手,更别说试图进入集邮之门的孩子了。
此话怎讲?道理很简单,因为孩子们不是新邮预订户。而不是新邮预订户,想随随便便就在邮政窗口买到新邮,尤其中小城市实在是难事,乡下更不必说了。
虽然发售方承诺“预订和零售并举”,并“增加小本票的零售”,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能看到“新邮敞开供应,邮人择邮而购”的和谐局面。新邮“孔融让梨”可以分为3个类别:单套票,2枚相连,面值2.40元;小版张,全版10套20枚,面值24元;小本票(不干胶),售价9.60元。如果说单套票发行还有一定销售的话,那么后两个品种,在柜台就绝不可能见到踪影。特别是不干胶小本票,前期没有露过脸,是新推出的邮品新形式,市场肯定会有一番热炒。价在何方,不知道。巨大的利润空间在诱惑,地方集邮公司即便有售,会随随便便把它摆上邮政窗口?如此看来,孩子们想要与新邮“孔融让梨”零距离亲密接触,并由此走上集邮之旅,就必须先补“集邮经济”这堂课。只有“集邮经济”这门课及格了,才能领会“集邮文化”的深刻内涵。
“集邮经济”这门课,应该由中国集邮总公司主讲。因为两枚套的《孔融让梨》,经他们一策划,就生出了许多高附加值的邮品。最便宜的是首日封,贴《孔融让梨》全套邮票,售价3.10元;最贵的是礼品册,售价85元。内插邮票1套2枚,小本票1枚,8枚版个性化版票1版,明信片2枚,光栅明信片1枚,纪念张1枚,并附联吸铁石拼图和光盘;次之为珍藏册,其中A款45元,内有《孔融让梨》邮票,“司马光砸缸”邮票,古代故事个性化版票6版,个性化版票6枚。B款58元,内有邮票1套,小本票1本,单枚版个性化邮票版票8版,8枚版个性化不干胶版票1版;另有丝织封,8.40元;连票折9.80元。如果将这些邮品配齐,需要209.30元。想想看,一套面值2.40元,能生出如此巨大的附加值,不就是一堂生动的学费昂贵集邮经济教育课吗?
没有一定财力,没有一定门路,专为孩子们发行的新邮《孔融让梨》,孩子们买不到。买不到邮票对于孩子们实在算不了什么,校园门口有的是包括“杀人日记”在内的稀奇古怪的玩艺儿,为什么非要在“集邮”这一棵树上吊死!而专为孩子设计的儿童题材邮票,到不了孩子们的手上,就谈不上对青少年集邮爱好培养。
“集邮要从娃娃们抓起”,而孩子们却因种种障碍不得入集邮之门。长此以往,集邮断代自是必然。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集邮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