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知白《疏松幽岫图》
http://www.socang.com   2007-05-16 15:12   来源:新民晚报

曹知白(1272——1355)元代画家。字又玄、贞素,号云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同乡的明代画家董其昌称他为松江第一人。从小机敏颖悟,喜读书,好黄老之学,家中藏书数千卷。处世极有见地,23岁时参加吴淞江疏浚,所献填淤成堤等建议很有成效,为主办官员器重。至元年中被荐为昆山教谕。这简直算不得为官,他显然极不满,拂袖辞去。从此再也没有做官。家中殷富,不愁生计,于是归家隐居读《易》,匾其所居为“常清净”。但实际上难以清净,他非常好客,家筑园池,常邀集文人墨客,论文谈玄,援琴觞咏,所谓“风流文采,不减古人”。

元代浙西有三个以招徕文人墨客而闻名的乡绅,曹知白即其一。赵孟頫、邓文肃、虞文清等是其常客。而从曹知白传世的画作中,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赵孟頫对他的影响。曹早年师冯觐,结识赵之后,受其影响,趋向李成、郭熙,同时也旁涉董源、巨然。因此他壮年的画大都以李、郭画风为主,笔墨雄浑苍润,至晚年则融入董、巨笔意,渐趋简略平淡。

《疏松幽岫图》乃其晚年(80岁)之精品,纵74.5厘米,横27.8厘米,纸本,墨笔。构图采用元画常见的“三段式”:底下近处的坡石上是几株高松杂树,高松树干虬曲,松针坚挺,但枝叶稀少,不见了李、郭“攒针”之茂密;杂树则或点叶,或枯枝,一株弯曲,藤蔓缠身,而枝呈“蟹爪”状,依稀李、郭遗风,二株挺直,枝为“鹿角”状。勾笔简略,而形、神兼备。树后为水流。对岸土坡后即大山耸起,分三重向上隆突,后山已是危崖断壁。有悬泉自崖隙飞泻,映衬山之高峻。左边山谷曲折,透见崇山之深邃。气势宏伟,依然是北宋全景山水之格局,但勾、皴已大为简略。勾笔干而松秀,仅在山石之结构处施笔;皴笔淡而随意,隐约见似披麻之线皴。整幅画有李、郭遗意,但非仿制李、郭模样;有董、巨风韵,而又直抒自我胸臆。其干笔皴擦、墨色清淡之格调,一看便知出于元人之手,但其气势开阔,依稀李、郭的北宋遗风,使他在当时一派董、巨的时尚中保持了鲜明的个性。至少让人明白:李、郭与董、巨其实并非不相容。

他常在画上钤“聊以自娱”一印,使人不能不联想到倪瓒。虽说后人称他们当时同为太湖一带的著名文人,倪瓒曾在曹知白的画上题诗:“云西老人子曹子,画手远师韦与李”,但没有关于他们往来的记述。倪瓒小曹知白36岁,那么应该是他接受曹的影响为多。而曹知白一生优游,倪瓒则从大富贵坠入困顿,多少有点无奈。但文人的精神是相通的。他们都将绘画视作“聊以自娱”,这确也映射出元代的文人面对异族统治,无以施展抱负,而又不愿“龊龊求官”、同流合污的洁身自好。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疏松幽岫图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北京匡时2010五周年秋拍大幕将启 北京匡时2010五周年秋拍大幕将启 近4亿元精品隆重登陆上海、杭州、厦门三地巡展(组图) 2010第五届中国·嘉兴国际漫画展完满结束 2010第五届中国·嘉兴国际漫画展完满结束 传承·发展:浙派意笔人物画邀请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传承·发展:浙派意笔人物画邀请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Classic Classic 简 经典西画沙龙(图) 美国Queen 美国Queen Art Publisher艺术公司(图) 上海香象轩画廊(图) 上海香象轩画廊(图) 美国拉斯维加斯·彼得利克艺术公司(Peter 美国拉斯维加斯·彼得利克艺术公司(Peter Lik Gallery · Las Vegas USA)(图) 中西荟萃 中西荟萃 博采众长 第十三届(2010)西湖艺术博览会概况(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欢迎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广告热线:0571-28057171 广告QQ:398481983 资讯QQ:542541982 业务合作QQ:858898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