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3.2公分 纵:5.4公分 横:6.3公分
寿山石的第一品是埋藏在田里的「田石」,分为黄、白、红、黑四色,以黄色最名贵,即是「田黄」石。「田石」质地温润可爱,或微透明,或半透明,肌理隐现萝卜丝纹者佳,历来有「石帝」、「石中之王」的称号,自清代以来,极负盛名,而「田黄」石之价可与金玉相埒,所谓「一两田黄一两金」,当地民谣还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寿山石的第二品是产于地势较低或近溪流的「水坑」类石,即以透明度见长,所谓「水坑上品,明泽如脂」;产于高山的「山坑」类石,也出产具透明度的冻石;两者都相当名贵。作为一种美石,寿山石开采之源已不易查考,但是至少在公元五、六世纪时的南朝,当地已有人采用寿山石代替玉材,雕制「石豚」作为丧葬器。
此后,当地一直视寿山石为一重要石雕质材;元、明之时,寿山石成为重要的石印材,并且逐渐出现名师巨匠,杨玑为其中之一。这件寿山石未刻印的一面侧壁阴刻行书「玉璇」边款,「玉璇」就是杨玑的字,他是明末清初福建彰浦人,擅长雕刻印纽。清初周亮工《闽小记》中记述杨玑所做准提像时说:「运刀之妙,如鬼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