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有一项纪录既不显眼,但又具有特殊意义。这是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52.8万元成交的中国银行共和纪念兑换券1元单正、反未发行样票各一枚。说它不起眼,主要是因为50多万元的价格,在书画、瓷器市场上实在算不了什么;说它具有特殊意义,主要是为兑换券作为纸钞中的特殊品种,正日益在拍卖市场上显现其投资潜力。 早期的“兑换券”,与今日的纸钞功能不完全一致:那时在钞票上印明“兑换券”字样,银元券可兑换银元,银两券可兑换银两,钱票可兑换铜钱,铜元票可兑换铜元。“中国银行共和纪念兑换券”系中国银行于民国初期拟定印刷的一种纸钞,原计划印刷100万张,每张面额1元,合计100万元,但目前发现的仅有8枚,据有关专家介绍,到目前为止,其中3张为官方藏品,其余5张为海内外私人藏品。一直以来,中国纸钞收藏家均以拥有“中国银行共和纪念兑换券”为逐鹿中国钞坛的象征之一。此次拍卖的样票就是来自中国纸钞收藏家李安深先生遗集中,52.8万元的成交价,也使其创造了中国纸钞单枚成交的世界纪录。 从目前的拍卖市场来看,从清代到民国早期的兑换券无疑是投资者追捧的“主角”,这不仅是因为从存世量来看,这段时期的兑换券数量比较少,更是因为这段时期的兑换券基本上都是来自当时首席制版技师海趣的杰作。海趣是清政府以年俸逾万美元重金,从美国聘请来华供职的制版技师长,他一面负责培训华籍艺徒,一面亲自设计、雕刻纸钞钢凹版。在华期间,他曾设计、雕刻和制版了四种非常重要和经典的中国纸钞,分别为大清银行载沣像兑换券、大清银行大清门图兑换券、中国银行天坛图兑换券和中国银行袁像双狮图共和纪念兑换券。其中大清银行载沣像兑换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套采用雕刻版技术印刷的纸币。 这些兑换券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上,均是高价的创造者。1997年末,在香港的拍卖会上,曾经出现过一张“中国银行共和纪念兑换券”,最后由一位香港买家拍得,成交价为1.76万元美金,亦是当时中国纸钞成交的世界纪录;2003年,在中国嘉德的拍卖会上,大清银行兑换券大龙票,1元、5元、10元、100元等面值,成交价为42.9万元。虽然市场升值已经显而易见,但是从全球纸钞市场来看,一些珍稀的品种早已到了数百万元,美国纸钞的成交纪录价甚至达到了1600万元,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早期兑换券的“钱途”依然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