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在晴川阁管理处看到一盏该处收藏的清代绿釉陶豆形油灯。
绿釉陶豆形油灯由灯盏、瓶状承托柱、灯盘三部分组成,高19厘米,灯盏直径7.5厘米,灯盘直径14厘米,底足为饼状实足,底足中心有一孔。灯盘上有一高颈瓶状柱将灯盏承托。灯盏中心有一孔用来盛放灯芯,下面的灯盘用来接滴下的灯油。
这盏油灯虽器体厚重,却十分精巧。单色绿釉,莹润光亮。釉下开细小纹片,密而规整。胎釉结合极坚密,施釉不及底,足部露胎。绿釉胎质坚硬,胎色灰暗,无款识,应为清中期以后的民窑烧制。
据介绍,此灯原由山西省文物商店收购。从灯的造形、陶的质地、及厚重古朴的风格看,此灯应为北方旧时使用的灯盏。
说起油灯,老一辈的人并不陌生,陶豆形灯、青铜灯、青瓷灯、铁灯、19世纪传入我国的煤油灯,以及后来的美孚灯、汽灯、马灯等,都可归入“老油灯”的范畴。明代罗颐在《物原》中写道:“神农作油,轩辕作灯”,可见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专门用于照明的灯具。
我国古灯的制作材料经历了从陶到瓷,再到铜、铁、锡、木头、竹子、玻璃等的过程。 灯与夜为伴,与求知者结缘,与劳动者为友。除了日常照明外,油灯、烛灯还能以民间节庆观赏的形式出现,为节日增色不少,如走马灯就是唐代出现的一种彩灯。
晴川阁收藏的这件清代绿釉陶豆形油灯不仅是老油灯,还是一件造型精美的艺术品,属于典型的民俗日用品。它让我们有机会欣赏到清代民窑的陶瓷烧制技术,了解到先人的智慧。
(文:李庆南 张钢 摄影:王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