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刻技法--薄意
http://www.socang.com   2006-10-12 13:52   来源:

    薄意,即极浅薄的浮雕,因雕刻层薄而富有画意,故名。是寿山石印章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技法。由于薄意雕刻刀法流利,刻画细致,影影焯焯,备受金石画画家欣赏和推崇。

  薄意艺术是在明末清初石章的博古纹饰和锦边浮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康熙时已初露端倪,雍正时臻于完善,到了同治、光绪年间,“西门”派艺人潘玉茂兄弟,专事深刀雕刻,奠定了薄意雕的基础。至清末明初,林清卿吸收中国画艺术精髓,熔雕、画于一炉,以刀代笔,别开生面地将薄意艺术提高到新的境地,作为寿山石雕中独门别类的艺术形式。

  印章石材的表面有时难免会有一些裂痕、砂格或不纯的色块、斑纹,即便是田石、水坑冻之类之类名贵石品也难求纯洁无暇。倘若这些瑕疵出现在印体部位,无法通过钮雕加以利用遮掩。不施艺术处理,势必影响到石章的品级,过分雕琢又容易损坏宝石的天然文彩。在这种情况下,雕饰薄意于石面就成了最理想的装饰方法。

  薄意犹如一幅微微浮起的国画,取材广泛,讲求意境。内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鸟、草虫、瓜果等。

  薄意雕刻,主要有一下几个步骤:

  构图——在消磨成形的章面,发挥作者丰富的想像力,进行构思设计,充分利用寿山石的纹理、俏色等特点,用毛笔在石面上描绘出图画。

  薄意的构图布局,注重意境和气韵,与中国画同理。景物的层次一般不宜重叠过繁,交叉过密,石坯上的裂纹、砂格要尽量遮掩,“按材施艺,因色构图,避格取巧,掩饰瑕疵”。作到繁而不乱,简而有致,章法雅典,整洁挺秀,将雕艺与画理融为一体。这是艺人文化修养、艺术素质和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

  勒线——描图定稿之后,用尖刀顺着形体的外轮廓勾勒出一道织细、准确而明显的线条,谓之“勒线”。

  勒线是薄意雕刻的一道关键的工序,它对作品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求把刀稳,运力均,而且落刀要果断精确,刀锋要活泼流畅,刀痕要深浅适中。

  剔地——又称“起地”。是应用平刀、铲刀以及斜口刀等多种刀具,削刮勒线以外的空余石面,让景物部分微微隆起石面。如果是自然形的印材,铲地要随着石形的凹凸而起伏。若是四方形的印章,底地则必须平坦完整,印体的转角线应保持垂直。

  雕饰——使用各种雕刀,在突起的景物平面上浅刻雕饰,表现出物体的质感、阴阳向背,使其富有立体感,达到笔墨渲染的韵趣。

  薄意雕刻“以薄取胜,以简见长”,所以刀法应灵活多变,洗练概括,落刀准确,以一当十。雕刻完毕之后,还需要对某些细节,如花蕊、叶脉、苔点、枝干以及人物、动物的眼睛、鬓发等部分,用尖刀或半尖刀阴刻、抽丝,精细修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鉴赏家往往以诗情画意来衡量薄意雕的品位,用中国画的六法来评价作品的优劣,将薄意看作是一种隆起的绘画。所以薄意创作者多数兼精绘画,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国画的笔墨技巧,才有可能挥洒自如地在石面上刻画薄意。

  除薄意之外,印身的装饰还有一种叫做“线刻”。

  线刻俗称“脉花”。即以尖刀在印章的四周单线阴刻画面,犹如一幅白描。通过景物的轮廓刻画,将石面的裂纹瑕玷巧妙加以修饰。

  薄意,是寿山石雕的专用名词,也是寿山石雕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著名的书画金石家潘主兰先生指出:“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固未能如纸之薄也;言其意,自以刀笔写意为尚,简而洗脱且饶韵味为最佳,耐人寻味以有此境界者。”薄意雕刻艺术面世较晚,才有百余年的历史,是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化而来的。在清康熙、乾隆年间,杨玉璇、周尚均二人,便常在印台四周雕刻极浅的浮雕锦褥纹和环边不断纹。后来,潘玉茂继承杨、周遗法,在印章四周雕刻各种图饰,以掩盖石疵。然而刻法都未能达到十分理想的程度,意境也嫌呆滞简单,因而也难达到最佳的掩饰暇疵的效果,但已是薄意的雏形。

  寿山石中的冻石、田黄、芙蓉等名贵稀少的石种,价值极高,以致令“雕人眼视不敢琢,审曲面执争分毫”。而这些石种虽是天生尤物,也难免在莹彻通灵、色彩斑斓中出现砂格、裂痕、石纹和其他杂质,务必在保护原石形状的基础上,用特殊的技艺加以清除和回避。这就为薄意艺术雕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用场。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正值福州寿山石雕“西门派”艺术的鼎盛时期,该派名师陈可应的人室弟子林清卿,天资聪慧,工诗能画,巧琢善雕,年未及冠,已负声名,对薄意更为专精。他认为前辈的薄意作品,有不讲画理,不究布局,缺乏画意之弊。他胸有大志,胆识过人,为了改变上述弊病,他暂时放下雕刀,拜师学水墨画,还研究秦砖汉瓦、古代石刻和画像石,从中领会中国画的笔意、章法。画理以及书法、金石篆刻,待学有所成,融汇贯通之后,又重操旧业,专攻薄意艺术,遂成为当时福州独一无二的石雕巨匠、薄意大师。他的杰出成就,至今仍是横在后辈同业者面前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林清卿的薄意特色在于能“因材施艺,巧掩暇疵”、“利用石病,反见自然”;而在题材上又无所不及,无所不精,花鸟、山水、人物、鱼虫应有尽有;内容上则多取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古典文学情节;章法上繁简有致,格局清新。他还从实践中总结了一套“掩拙扬俏”的处理斑驳瑕疵的经验:“刻当相石。凡不色俏,则宜花卉;凡石呈裂痕。宜山水,以尽石势。下刀之先,心开一境,以尽画意诗情。”时至今日,中外收藏家仍喜高价收藏林清卿的薄意作品,从观赏中获得美妙的不可言传的艺术享受。

  继林清卿之后,“西门派”有王炎拴、王雷庭,“东门派”有林友清、林寿煁父子,都精干薄意雕刻。唯林氏父子的薄意风格与“西门派”迥异。其用刀尖利,画面层叠,意境纵深。自美术院校毕业加盟寿山石雕后,融东门、西门两派技艺为一体,使薄意构思新颖,神情毕肖。青年雕刻家林文举既有家学渊源,国画基础深厚,又私淑于林清卿,潜心研究,得林法真谛,鸟竹薄意尤见其长。在画面上,用书法补白得心应手,曾出版《林文举薄意艺术》专集。女雕刻家刘爱珠毕业于艺校,又师从于王雷庭,也得林清卿薄意真传,并创薄意人物造像,为世人所重。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寿山石雕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