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图》纵185.8厘米,横106.8厘米,绢本水墨
荆浩,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山西沁水人;一作河南沁阳人。生卒年不详。一介儒生,博通经史诗文,又工画,尤妙山水。唐末避乱隐居太行山洪谷,遂号洪谷子。荆浩作品只有《匡庐图》尚存,其他均已失传。
1800年前魏晋时期,中国山水画渐渐从人物画中脱胎而出,至隋、初唐,独立成一画科,形成刻画工细,设色浓丽的风貌,但尚未尽如人意。王维倡导“水墨为上”,文人参与画坛,五代以降山水画趋于全面繁荣。而荆浩始创为全景式构图及树石皴法,功不可没。在《匡庐图》中,一峰高耸,雄伟秀拔,两侧群峰竞立,云雾缭绕,飞流直下,屋舍、小桥与林木、山石互为掩映,气势壮阔,意境幽远。细观之,图下涧水苍茫,一叶扁舟正欲离岸,似引领观者入画境。山麓屋宇错落,篱木环绕,飞涧击石,长桥连岸,一人骑马若观山景。往里则入深山,危岩峭壁,松柏参天,一线悬瀑如白练扶摇而下,林荫间又现庭院,渐入佳境。这种上留天,下留地,中间立意定景:主峰突仄,群山环抱,峰、顶、峦、岭、岫、崖、岩、谷、峪、溪、涧、瀑、泉等一一呈现,有路、有桥、有树木、有屋舍、有人物、有车船,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画面雄阔,景物逼真,此之谓“全景式”山水。其后关仝、李成、范宽继承并发扬,奠定了北宋全景式山水画的格局。
荆浩著有《笔法论》,提出气、韵、思、景、笔、墨“六要”,以及笔有筋、肉、骨、气“四势”之说,将唐代兴起的水墨山水的“水晕墨章”推向成熟。针对吴道子的“有笔无墨”,项容的“有墨无笔”,他认为:“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将两人之长融合,强调了用笔的变化、动感,用墨的韵味、天趣。《匡庐图》以中锋钩石,钩树枝叶,钩屋舍,“形如古篆隶,苍古之甚”,而其用以刻画山石纹理的短笔点皴,后人或谓之似“小斧劈”,或谓之似“小披麻”,与其老到的钩笔相较,则皴笔还显然处于成熟过程中。但这已经是开天辟地的创举。在用墨上,除了加强淡墨渲染,以显现山石树木的层次、质感外,更创为黑白映衬,如画中的飞涧及悬瀑,以浓黑映衬白水,分外引人注目,至今仍被广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