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漆,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到现在有10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雕漆的发祥地在四川、云南一带。其工序是雕,主要原料是漆。
它是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剔刻花纹的技法。历史上以元代嘉兴西塘的最为著名。雕漆大多用鲜明的朱漆,故又名“剑红”。雕漆常以木灰、金属为胎,用漆堆上,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是待半干时描上画稿,施加雕刻的一种髹饰技法。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精丽华美而富有庄重感。雕漆至元、明两代才传入北京,技艺逐渐成熟,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品。明代永乐间官办特色的工艺作坊“果园广”所生产的雕漆器,就已达到很高的水平,造型庄重大方,雕刻技艺圆熟遒劲,形成了风格。
到了清代康、雍、乾之朝盛世,雕漆又有新发展。宫廷大量使用雕漆,主要是清高宗酷爱工艺古物的缘故。此时,雕漆完全地改变了宋元明的风格,以人物楼阁为主,构图严谨,雕刻精细,刀锋显露,艳丽奇特,雍容华贵,纤巧工细。题材多花果、蝙蝠、寿桃,庆贺吉祥,歌颂太平盛世。
雕漆有金属胎和非金属胎两种,前者是珐琅里,后者为漆里。着漆逐层涂积,涂一层,晾干后再涂一层,一日涂两层。涂层少者几十层,多者三五百层,厚达5至18毫米,以朱红为主,黄、绿、黑等做底色,分为剔红(堆朱)、剔黄、剔绿、剔彩、剔犀等多个品种,但以剔红为主,因为红属暖色,人们看到红色往往就会和太阳光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一种温暖、热烈的感觉,非常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生活审美情趣。
明代著名制漆艺人黄成所著《髹饰录》中对剔彩有专门的论述:“剔彩——名雕彩漆。有重色雕漆,有堆色雕漆。扣红花、绿叶、紫枝、黄果、彩云、黑石,轻重雷文之类,绚艳悦目。”其制作方法是在器物上用不同颜色的漆分层漆髹,每层若干道,使各色漆都具备一定的厚度,然后用刀雕刻,若图案所需某种颜色时,便剔去上面的漆层,露出所需的色漆,再按图刻出花纹。也就是说在一种剔彩器物的纹饰上,至少具备两种以上的色泽。
剔彩和剔红的工艺过程十分复杂,要经过制胎,烧蓝,作底,着漆,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各工序中的技艺要求都很高。
与绘画和陶瓷上的装饰相比,无疑更具特色,绘画和陶瓷多系平面,而雕漆却采用浮雕的手法,立体感很强。雕漆中的人物、楼台、房舍、草木,无不层次分明,形象生动。
图中清初铜胎剔彩山水人物菱花边,“坤宁宫鉴赏玺”款盘直径19.3厘米,高2.3厘米。该盘黄铜为胎,入手厚重,造型古朴中闪灵巧,铜质暗黄,剔彩分红绿二色,以红为主角,红如重枣。绿色较少,夹在上下红色的中间,表现松畅的枝叶,绿中含黑谓之墨绿,被雕刻处理为松柏。图案为蓬莱仙境中的亭台楼阁,其中人物又如群仙祝寿。构图严谨,在滔滔海水中出现了山水云彩楼阁亭台九曲回廊,松柏交衬,红绿相间,刀法圆浑中见犀利,层层叠叠,不露底色平面,更显富丽繁缛,热烈而喜庆。其漆质坚强,以手指甲使力扣之无丝毫反应,反过来亦证明了该剔彩漆盘生产的时间不远,综合该剔彩盘的造型、图案、刀法、色彩等应是清康熙年间之物。
该盘背周边是剔彩牡丹花卉,红花绿叶,层次分明,盘底至盘心依次是回纹,锦地细花,四方回纹,框中簇拥着一方铜铸“坤宁宫鉴赏玺”,铁线阳文六字二排双边框方印,篆法规整,盘曲绸缪,铜色与盘之间铜胎一般,可能是同时生产铸造,并非后加“坤宁宫”。
坤宁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明代属皇后寝宫,清顺治十二年(1655)仿盛京清宁宫的式样重修,西端四间辟为萨满教祭神的场所,东端二间是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位皇帝均在此成婚,可是坤宁宫是北京故宫中的重要宫殿。既然康熙帝在此成婚,同时印文为坤宁宫鉴赏玺,玺者皇帝之印也。那么,该康熙剔彩山水人物菱花边的坤宁宫盘必是一件非比寻常之物了。
此剔彩盘海外倒流,为民间收藏中的精品,亦可谓是国宝认祖归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