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剔黄龙凤盘
近一段时期,木漆器在古玩市场较为受宠。但以往人们对我国古代木漆器的认识,差不多仅停留在明清家具的身上,对其他形式的木漆器知之甚少。其实木漆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种类繁多并不仅仅局限于家具。考古发现,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能制造漆碗,此后又分别在南北良渚文化(江浙)和夏家店下层文化(辽宁)的遗址中,发掘出先民们造的漆器。至殷商时代,人们已开始在漆液里掺进各色颜料,并且在漆器上粘贴金箔和镶嵌松石,这种做法开了汉唐“金银开脱”技艺的先河。
在商代以前,漆器的颜色以朱色为主,从西周开始才有了黑地,春秋之后虽然人们已能调制红、黄、白、紫、褐、蓝等各种颜色,但漆器的基本色调仍然差不多全“朱画其内”、“墨染其外”,时代特征仍十分强烈。黑色有沉寂之感,红色则撩人心魄。正如工艺美术学院的一位教授所说:“这两种色彩代表了两极,这一时期的髹漆艺人把这两种色大胆用在一件器物上,使其在强烈的对比中构成了层次变化,形成独具一格的装饰风格和魅力。让人看了有心神焕发的感觉。两种颜色,一冷一暖,一静一动,相间搭配,既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理念,又令漆器拥有了一种曲雅、淳朴、庄重的品位。木漆器的收藏价值很高,从其在市场的上的表现来看,在未来会增值的。”
在木漆器收藏方面有一定建树的孙先生十分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木漆器的种类。木漆器具有轻便、坚固、耐酸、耐热、防腐,外形可根据用途灵活变化等优良品质。因此它应用广泛,类别繁多,但前几年为什么少有人问津,多去爆炒明清家具呢?原因在于明清家具代表了漆器的最高水平。他还告诉记者说,收藏一定要看好价值趋势。木漆器在今天藏界和拍卖市场上均具有上扬的趋势。
我国木漆器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风格。漆器和木器在我国古代曾合为一体。从汉代的简牍文字上我们可以知道“漆器”也称“木器”,在东周时期的楚国生产的木器,制作精美的都髹漆,因此就称漆器,也叫木器。泾渭难分。它直观形象地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在北京古玩城一位喜欢收藏漆器的画家说他最喜欢收藏湖北江陵、湖南长沙、河南信阳等地的漆器,这些地方的木漆器历来制作精美。他说:“木漆器在装饰纹饰上是传统与创新共存,比如龙凤、鸟兽、云雷、三角、菱形等,一方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人对审美趣味的追求,这些对今天的艺术仍有很的启发作用。”
从历史上来说,元代时的嘉兴是全国闻名的漆器产地之一,它以剔红器享誉天下。出现了戗金银漆器名家彭君宝,雕巨匠张成、杨茂等人。张成遗留下来的作品,藏在故宫博物院的有“栀子纹剔红圆盘”、“山水人物剔红圆盒”等;而安徽省博物馆的剔犀圆盒,雕法圆润,意趣盎然,堪称为元代传世剔犀中的精品代表作。故宫博物院藏有杨茂“剔红花卉渣斗”和“剔红山水人物八方盘”。
一位拍卖师在接受采访时说:“清代的漆器,一做工精美,二比较易得,三出价价位偏低,当然这也是和先秦或秦汉的漆器相比较而言,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增值潜力。”他也指出清代的漆器在市场中以南方江、浙、闽、粤作品最受人们欢迎。在历史上这些地区的漆器作品就备受人们青睐。乾隆时的《苏州府志》中是这样形容苏州漆器的“有退光、明光、剔红、剔黑、彩漆多种,制作均甚精美”。而扬州最负盛名的“百宝嵌漆器”则创始于明代的周翥,他用金、银、宝石、珍珠、珊瑚等珍贵材料,在木质漆器上通过雕镂镶嵌创作出栩栩如生的山水人物、飞鸟走兽等图案,在当时就很受欢迎。后来到了清代,技艺得到进一步发展。浙江嘉兴漆器以戗金银最负盛名;福建福州、漳州等地的脱胎漆器也颇得青睐;广东漆器的选料十分讲究,器物坚实耐用。
木漆器在古玩市场上,日渐成为一种受人青睐的藏品。去年,嘉德春拍中首次把漆器作为一个专项推出,取得了成交率86.7%的好成绩。其中件明宣德剔红菊花纹圆盒,以38.5万元成交价被国内藏家竞走;另一件明万历黑漆嵌螺钿牡丹诗文案,因风格独具,被有识之士以46.2万元的价格买下。可见,漆器独特的艺术魅力已在市场上有不俗表现,不容人们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