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家里,总还能找到几枚毛泽东像章。作为“文革”期间普及面最广、生产量最大、使用率最高的物品,它凝聚了一个民族特殊时期的心理特质,形成了一个亘古未见的现象。
“大救星”出现
许多人将毛泽东像章与“文革”连在一起,认为它是“文革”的产物。其实,1942年为纪念整风运动,延安制作了毛泽东留着分头的正面像章,它以党旗为背景,左下角有“学习”两字。当时,毛泽东与朱德的画像已经在一些会场张贴,因此,制作像章也就不足为奇了。
1945年,中国共产党的“七大”前夕,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学员们商定雕刻毛泽东像章向“七大”献礼,把像章献给主席团成员。他们在一块青色砚石背面刻好铸模,把锡制的香炉、酒壶在火上熔化,浇铸到砚石上,冷却后便成了银白色的毛泽东像章。这枚被誉为“中国第一”的金属像章十分珍贵,据说,至今中国历史博物馆也只收藏了一枚。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东方红》唱响了。尽管一些人对“大救星”的提法颇有异议,但在那个年代,毛泽东作为一种力量的象征,一个希望的所在,被附上了一层神秘的光彩。像章与画像、钞票、邮票一起,随着红色中国的诞生而为百姓接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像章和以毛泽东肖像为主图案的徽章开始增多,并在政治生活中担当起重要角色。1951年和1952年的国庆纪念章是以毛泽东头像为主图案的铜质纪念章;1951年,中国农民代表参观团赴各地参观时,所赠送的是一种未加任何文字的瓷质毛泽东像章;同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赠抗美援朝纪念章是以毛泽东头像为主图案的……
热遍全中国
“文革”中毛泽东像章兴起于部队。后来,红卫兵组织开始批量向徽章厂订制。随着大串联的开始,像章南下北上东征西进,迅速向全国各地蔓延渗透。当天安门城楼上,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佩戴起毛泽东像章时,更如同向全国发出了一个巨大的号召,将像章热推向高潮。那时流行这样一句“名言”:“忠不忠,看行动”。这“行动”一指跳“忠字舞”,二指背“红宝书”,三指戴“宝章”。据统计,当时全国有2万多厂家生产过毛泽东像章,天津一家军需厂最高日产量超过10万枚。
有人统计,“文革”时像章用铝6000吨以上,相当于几千架米格21战斗机的用铝。如航空工业部化安机械厂为纪念毛泽东视察该厂,于1968年铸造了一尊2.85米高,0.99米宽的毛泽东立像,共耗铝材1.65吨,相当于制造一架“歼七”战斗机的材料。当时全国铝材库存告罄,工业生产、飞机制造铝原料告急,连居民百姓的铝锅、铝勺也需凭票供应。
1969年周恩来针对全国上下的造神运动,提出了批评。他说:“毛主席语录已发行了7亿多册,毛主席像章越做越多,已做了22亿枚。”
为迎接党的“九大”,全国各地又赶制了大批像章。毛泽东清醒了几分,他认识到,“如果把像章的金属材料用来造飞机,保卫国家,将会有用得多。”他在接见年轻人时公开反对大量制造像章,发出了“还我飞机”的呼吁。中央也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1969年6月的《关于宣传毛泽东形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件中规定:“不经中央批准,不能再制作毛泽东像章。”此后,制作像章热开始降温,但“敬戴”像章依然成风。在工厂、农村、军营、学校,在千千万万家庭里,像章闪动着耀眼的光芒。
1971年“9·13事件”林彪折戟蒙古,群众在狂热中骤然清醒,“像章热”渐渐冷却下来。1980年,中共中央着手清理“文革”遗物,中央下发了《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几个问题的指示》文件,规定:“毛泽东像章要大量回收利用,以免浪费大量金属材料。”像章用簸箕装、用麻袋背的清缴场面,令人难以释怀。想当年人们顶着晨寒迎候“圣像”,以激动的心情期待着单位下发“宝章”,它在被全国人民视为珍宝之后,又在变幻的政治风云中沦为清缴的废品。
据估计毛泽东像章种类在4万种以上。
商风熏染下的像章
“文革”结束后,仿佛在一夜之间,“红太阳热”又在中国大地上兴起,“寻找毛泽东”成了人们寻找精神寄托的代名词。怀旧情绪在四方蔓延开来,已成昨日黄花的像章又成了一部分人的精神寄托,一些农户还把像章镶在神龛上供奉。许多新形式像章也涌现出来,如钢笔帽上镶嵌的、打火机上胶粘的、驾驶室里悬挂的,坐像、立像、挥手像比例增多。许多人笃信“毛泽东保平安”。像章热的升温也是多方面的,收藏热的兴起和旅游业的发展是两个重要因素。
人们认识到“文革”像章的价值,有的人以为它能使自己发大财,有的人则将它视为和钱币、邮票一样增值的东西,每个像章似乎都是一份闪光的财富。为敛财增值,人们开始收藏购买。“当你花费数年心血,收藏了成千上万枚毛泽东像章时,你就拥有了一份一生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一家权威杂志的世纪珍藏银版上有一则花絮:一组30枚的“红卫兵系列像章”,参考估价为2万元;江苏一位民间收藏家收集像章3万枚,一美国富翁愿以60万美元收购。
1993年,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像章的生产制作又达高峰。早在1991年,韶山就试制了有毛泽东头像和韶山风景融为一体的纪念章10多万枚,上有“纪念毛泽东诞辰百周年”和“1893-1993”字样,作为纪念礼品和旅游纪念品。这是最早的纪念毛泽东一百周年诞辰像章。因为畅销,翌年,就出现了大量来自浙江等地的劣质仿冒品。有的外国人到韶山冲购买像章,嫌质量太差而退还店主。1993年,毛泽东像章制作的热潮遍及全国,如上海造币厂铸造发行的纪念章,分A、B两种,每种2枚。某银行监制的仿币无面值系列纪念像两组共18枚,5月1日它在韶山发行时,非常热卖,不少投机者将它转卖外地,高价出手。广东生产的以“怀念”为主题的像章金饰钻镶,极尽奢华,每枚售价达2.8万元。
1994吉林长春市首届民间收藏珍品暨名人字画拍卖会上,直径1米、重达50公斤的铁质瓷面毛泽东像章以2.3万元的竞价成交。之后这一“超级”像章在南宁以27万元的高价拍出。
1995年,一幅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熟悉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嘉德国际拍卖公司秋季拍卖会上以605万元的高价被一位国内买家买走,创当时嘉德公司拍卖成交价的最高纪录。翌年,有毛泽东头像的水粉画《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又在该公司拍卖。
收藏历史的人们
毛泽东从神坛返回人间,散落在世的毛泽东像章在尘封中褪去了原有的光华。
一部分人收藏像章是出于崇敬或崇拜的朴素心理,在他们眼中,熠熠生辉的像章宣扬着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位老人,1948年在辽宁丹东参军随部队转战南北,后在湖南湘潭安家落户。他的像章收集于1967年至1973年。这段时间他曾在越南战场度过,身处异域的官兵们将毛泽东像章视为至宝。1967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首次向全军普发特制的五角星毛泽东像章和录有毛泽东手书的长方形“为人民服务”语录条章,他和战友们每人获得一套。“文革”结束后,对毛泽东有着质朴感情的他没像许多人那样丢弃它,而是珍藏在家。像章热再次升温后,他也不再购进,而是独守着自己的一份。他有三枚特殊意义的像章。其中两枚是在战场上战士用被击落的美国飞机残骸熔化后,压制而成的。另一枚银灰色铝合金像章较大,长方形,是1966年几名工程兵战士用美机残骸熔化翻砂制成的,背面铭文为“毛主席万岁援越抗美留念”。走进他的家,即可见他自制的两个木像框,分别挂满了金属和瓷质像章,共有200余枚。说来两个像框的尺寸还有讲究,长93厘米,上框高12厘米,下框高26厘米,这是纪念“19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而特制的。他本不懂木工活,做这两个像框花了10多天工夫。他和不少老人一样,只是在像章上默默地寄托着自己的缅怀之情,同时,也有一份自己过去的岁月与光荣。
“文革”期间的像章,毛泽东头像绝大部分向左,其次是正面的,向右的很少见。传说这是因为“文革”期间有家工厂生产了头像朝右的像章,被告发到江青那里,说该厂制作毛泽东支持右派的像章,于是将设计者以破坏“文革”的罪名投进监狱,像章被收回,工厂也被封了。1993年,有篇报道说广东某人搜集了10万枚像章,其中朝右的像章10多枚。毛泽东头像朝左,“文革”时期是当时的政治气氛使然,形式教条使人的思维方式完全扭曲了。而在早期,则可用美学、心理学做解释。因为要生动地刻画人物,正面的难度比侧面的相对大一些,而绘画、照像一般习惯于侧重左脸。前期的毛泽东像章头向左,也成为一种楷模而被“宁左勿右”地“世袭”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