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收藏铜镜
http://www.socang.com   2006-06-22 17:28   来源:

    记得英国文豪肖伯纳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闲暇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能够自由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收藏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高雅的活动。

    收藏的过程是一个向个人智力挑战的过程。收藏的魅力在于财富与知识的同时积累。

近年来,各地旧货市场恢复,古玩拍卖会频频举槌,使民间文物收藏活动蓬勃发展。然而,随之而生的令人头痛的是赝品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如何剔除赝品,认清真品,以提高收藏质量成为大小收藏家们的热门话题。

笔者对铜镜的偏爱时间虽不长,收藏的几十面铜镜却没有一件赝品,这都归功于我所掌握的收藏窍门。

一是勤过目。多看高标准的鉴定书,对于刚入门的收藏者尤为重要,如《中国铜镜图典》、《中国铜镜图案集》等必备的鉴赏类书,每每收进一面铜镜就反复对照、研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二是勤动嘴。多向前辈请教,因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疑难的地方经他们一指点,茅塞顿开。一定要虚心请教,切忌不懂装懂或似懂非懂;另外,要勤问各地行情,以使较少的资金收藏更多的铜镜。

三是勤动手。多用手摸摸,找找感觉,因为每个时代的铜镜其分量都不同,如汉唐较厚重,宋以后较轻等,这些体会都有助于我们断代。

四是勤动脑。要记住铜镜的纹饰、铭文、形制、铸造技术。总体感觉,汉镜丰满奇异,唐镜富丽堂皇,宋镜秀色纤纤,辽金镜自然古朴,元明镜富贵文雅,清镜如意吉祥。铜镜的纹饰是鉴定铜镜的重要内容。从铜质色泽来看,春秋战国显红色,汉代呈银灰色,唐代呈银白色,宋金为红铜质,元为黄铜,明清黄中闪白,这些都是我们鉴定铜镜的依据。从镜形来看,中国的镜形以圆形为主,但战国时代出现了方形,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至目前所知资料,除发现一面特大方形镜外,都是圆形。花式镜出现在唐代,这是铜镜重大变化时期。不过从整个铜镜的发展历史看,宋镜的外形变化最多,一些特殊镜形只在宋代使用,如炉形、钟形、鼎形、盾形、鸡心形等。从宋代出现并流行的有柄镜、有座镜、六瓣菱花形、六边形等。明清时代有圆形、方形及有柄形。有些镜子虽然形式一样,但也有差别,如宋有柄镜往往镜边与柄边连成一气,而金代有柄镜,镜边往往压在柄边。找出各个时期的规律特征,以此为鉴定依据并熟记,存真才能博大精深,否则会白交学费。

五是勤动腿。要多跑跑,多转转。本地藏品有其地区的局限性,比如宝坻县由唐代建镇,汉以前为一片空白期,因此唐以前的铜镜比较少见。为丰富藏品,我到天津沈阳道旧物市尝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及河北民间旧货市场去收藏,尤其是深入一线,到农村去搜集,这样最真实、可靠。

六是勤比较。每集到一面铜镜都要与书上介绍的铜镜相比较,从市场上买到的与从农村一线集到的相比较。要从纹饰、铭文、形制(包括外形、镜钮、钮座、圈带、边缘)、铜质、铸造、大孝重量等总结一些特点,鉴定镜子的发展趋势,找出同一类镜子的先后关系,从小处着眼,比较时不能不注意细小之处。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