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华在厦大历史系读书期间被打成“右派”,毕业后分配到江西省历史博物馆工作,那一年他刚满23岁。
由于政治条件不好,不能从事革命史研究,只能去挖墓,不料因祸得福。
他从事了8年的古墓考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革”期间又被下放到赣南农村种了三年田,对农村和农业有了了解。他发现锄头、犁耙、水车、磨盘等劳动工具早在汉代就被广泛使用,已经延续了2000多年。1978年,平反恢复博物馆工作的陈文华,走遍全国各地搜集材料,在江西举办了“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内容包括中国农业生产力改革历程、种植技术的发展、文献图片、出土文物等,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1980年国家农委把展览调到北京,之后又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巡回展览重点项目,先后在二十几个城市展出。
1981年6月,农业部拨专款支持陈文华的科研工作,他创办了杂志《农业考古》,从此农业考古有了自己的学术园地,专家学者们发表研究成果有了平台。该杂志发行到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影响极大。
在此基础上,一门全新的学科——中国农业考古学形成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陈文华作为成就斐然的中青年学者,被请进中南海给党政要人们讲课。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农业考古》杂志又出版了“中国茶文化”专号,开辟了茶文化研究、茶话、茶诗、茶艺、茶俗、茶具、茶馆见闻、茶场记事、茶与名人等10多个栏目,成为我国研究茶文化的权威杂志。
引以为豪并非著作等身
陈文华一生引以为自豪的并非著作等身,而是他在江西婺源的一个小山凹发现的茶文化遗址。
2000年7月,陈文华来到婺源江湾镇上晓起村考察,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仍在使用的、以水为动力的木制水转捻茶机的茶作坊。
上晓起村始建于唐代乾符年间(874-880),全村有400多人口。自唐至今,村里人一直以种茶为生。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茶叶一直卖不上好价钱,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茶园荒废,传统的茶叶村变成了务工村、老少妇幼村。
2004年,当陈文华又一次来到上晓起村时,该村这个文物级的木制茶作坊已经关上了大门。
< 为了保护这处不可多得的茶文化遗址,陈文华毅然拿出了自己的稿费、专家津贴及多年积蓄,联合了几个老友到上晓起村来进行保护性开发。
从此,上晓起村竖起了“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牌子,重新有了茶的气息:运茶古道、茶画廊、茶作坊,还在路边设立免费为行人提供茶水的茶亭,自命为“方婆遗风”。
陈文华坦言:学术上的成就会被后人刷新,而文化古遗址却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久越有价值。
政协发言呼吁鞭炮开禁
陈文华最得意的还有一件事,就是在全国政协会议上连续写了4篇发言稿,呼吁鞭炮开禁。
他认为禁放鞭炮是没有道理的,放鞭炮是农事节日的习俗,最早是原始人在庄稼地里燃放,以驱赶糟蹋庄稼的野猪,几千年来已经约定俗成,成为传统民俗。这是健康的文化消费,也是人民抒发感情的手段。以前中国人很可怜,只有过年才能吃好穿好,现在平常的吃穿都不成问题了,过年只剩下娱乐,而最有传统味道的娱乐方式就是放鞭炮。他说,人需要宣泄,中国农耕民族的静文化需要动文化的调节,海外华人每逢过年都要在异国他乡燃放鞭炮,因为一听到鞭炮声就热血沸滕,激动不已。至于噪音、安全问题,过去在农村的平房、木房前放鞭炮都不会把房子烧掉,钢筋水泥就更不必担心,只要疏导就可以了,不应为此破坏了过年的气氛和中国的传统文化。
陈文华在会上的发言得到冯骥才等众多专家的支持,如今北京过春节已经取消了禁放鞭炮的规定,国内许多城市也有响应。
太太开设全国最早茶艺课
1992年,陈文华的太太创办了江西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该校于1994年开设茶艺课(是全国最早、规模最大的茶艺培训班),1999年正式开办茶艺中专班,2002年办大专班,目前全校2000名学生中,茶艺专业的就有三四百人,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利用周末时间学习茶艺。
该校的茶艺专业课程除了一般的政治文化课外,还包括茶文化史、茶具欣赏、茶艺美学、茶文化学、茶艺哲学等,有一批社会科学院的专家、教授参与教学,还聘请外地的茶文化专家讲授采茶、制茶、品茶的知识。这处全国最大的茶艺培训基地,有正规的学历,至今已培养了1000多个茶艺师。作为全国有名的扶贫工程,学校到江西老区招收贫困的农村女孩,为她们减免学费,开辟了女子就业道路。大批农家女孩通过学习到各大城市的茶艺馆、公司工作,有的成为全国大茶叶馆、茶叶博物馆的业务骨干,有的到香港就业,有的出国留学。学校茶艺表演队除了在国内巡演外,还应邀赴法国、日本、韩国等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