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群原是一片废弃的竹园,高于周围的水田,当地人称为土墩。从发掘的墓葬来看,当时流行的是夫妻合葬的风俗。有一穴是一男一女,有两穴分别是一男二女;女棺一大一小,略小的估计是妾。每一座古墓都是外有石廓,内有木棺。这8具尸体均已腐烂,并有臭味。相距合葬墓约2米处还有一个单独的墓葬,里面是一具保存完整的男尸,肌肤尚有弹性。男尸外着棉袍,内是丝织的短袄,胸置香囊,衣服的夹层有香带。开棺时,没有一丝腐烂味,而是一种类似檀香木的香味。衣服刚开始时还能依稀分辨出颜色和花纹,经风一吹,就变黑发脆,一碰就易破。在墓中,还发现两串木制佛珠,说明是个信佛的居士;同时,还发现5具木雕武士俑和一根标枪。因此,猜测是个尚武者。
为何在同一个地区发掘的古尸,有的腐烂,有的却保存完好?松江区博物馆馆长林晓明说,这可能和棺木的密封程度、当时下葬的季节、尸体本身的体质都有关。现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已将男尸运回馆内作进一步研究,相信不久就会有答案。
在发掘中,还出土了一批较有价值的文物,如铜镜6面,金簪2根,女性银头饰一套,镶玉耳饰一枚,钱币55枚,龙头杖、梳妆盒各一,还有锡制执壶、酒壶、酒杯等。尤其是2条麻布巾织得细密匀称,可见当时的纺织业已相当发达。由于墓葬中没有发现墓志铭,说明墓主大部分为普通老百姓。根据主人穿金戴银以及随葬物品较丰富的情况来看,当时松江地区的民间生活已很富庶。
市文管会和上海自然博物馆考古专家一致认定,该古墓群为元代墓葬的主要依据是,5个武士木俑,紧身、小袖口,是典型的元代服装;银发饰上面是个“寿”字,下是莲花,这是元代头饰所特有的;6枚铜镜中,有的是仿宋仿唐的,但有一面是双鱼图案。从考古上来说,仅有元代的铜镜是采用双鱼图案的。此外,从青釉小盏的尖足等处,也能证明这是元代的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