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抢救濒临失传的象形文字“水书”
http://www.socang.com 2004-05-16 13:36 来源:
濒临失传的神秘的少数民族文字———水书的抢救工作,目前正在贵州省荔波县进行。
水书是水族的独特文字,是一种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号,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据专家介绍,水书可以说是水族的百科全书,相当于汉族的“易经”,是研究水族社会历史文化的钥匙,同时也是进行宗教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文字学等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资料。
据介绍,在我国56个民族中,17个民族有自己传统的文字,水族是其中之一。水族发祥于中原睢水流域,位于河南省东北,属于夏商文化圈。由于族人自称“睢(音suī)”而得名。
几千年来,水书因其神秘的文字构造和特殊的用途而成为一种“被压迫和被限制”的文字,在民间艰难地传承着,且面临失传危险。
对于大多数水族人来说,他们只能依靠上一代的口传学习水语。会说,却看不懂文字,更不能了解其中的神秘内容。那些能看懂水书,“能与鬼神对话的人”被称为“鬼师”或“师人”,如今更多的称呼为“水书先生”。
60多岁的蒙熙能就是一位水书先生。“我从1975年开始偷偷跟着父亲学习水书。当时的水书和水书先生被当做牛鬼蛇神和封建糟粕加以批判。水书先生为求自保,将大量水书烧毁,还有的把水书埋在土里或藏在隐蔽的地方,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而我是冒着很大的风险跟着父亲学习。”回忆起当年的经历,蒙熙能有些感慨。
实际上,即使在正常的情况下,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而且能够成为水书先生。蒙熙能说,水书先生所掌握的水书都是祖祖辈辈通过手抄传承下来的,是传家之宝,所以水书只能在家庭内部进行单传,而且女人是不允许学习水书的。
“如今,大多数年轻人选择远离家乡打工,愿意学习水书的人越来越少。”蒙熙能忧心忡忡地说,我们这一代水书先生年纪都很大了,很多受人尊敬的水书先生还没有找到继承者就已经过世。水书先生过世时,由于家族内没有继承者,家人会把水书作为祭品烧掉或陪葬。因此,水书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去年3月,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将水书列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收藏保管。荔波县政府成立了征集抢救水书的专门组织,目前,共征集到各地水书先生捐赠的水书原件2018本。在这些珍贵的原件当中,经著名水书研究专家王品魁先生鉴定,发现有出自明朝洪武年间(距今600多年)的木刻版1册、明代手抄本8册、清朝年间的各种本子1053册。
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晓渝几年前就开始带领学生进行水书的研究,并撰写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论文,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她的学生孙易博士说,目前的工作对于研究水书仅仅是个开始,如果需要进一步探讨,迫切需要查阅更多的水字水书原始文献。
贵州省内研究水书的专家王品魁教授和潘朝霖教授等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目前已经在水书的起源、发展以及水字的注音翻译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据潘朝霖介绍,水书在水语中被称为“泐(lè)”,虽仅有400多个单字,大概由3类文字组成:一是图画文字,二是象形文字,三是借用汉字。作为文字的活化石,水书提供了文字起源的生动材料,从中可以了解到古老的造字方法,以及汉族与水族文化的交融。
他认为,水族古文字的文化底蕴包含有神本意识、易学精神和逆反文化。前两者是从古华夏文化中传承下来的,后者是水族古文字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色文化。
王品魁研究认为,水书源于《洛书》,根据易卦、星象、五行之理,进而推演凶吉,预测祸福,解决疑难。从水族古文字看,涉及到阴阳五行八卦方面的文字是相当全面的。
近年来,水书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极高的研究价值,受到世界语言学界的瞩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到荔波研究水书。
一些美国、法国等国家的语言学者长期住在当地,出资请水族人教他们水语。法国国家社会科学语言研究中心、东亚语言学研究中心聂蕊博士认为,学习研究水书,对研究人类学、语言学、历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今年9月,由日本青山学院、中央大学、东京大学等8所大学及国内的知名教授学者组成访问团,在曾晓渝的带领下,在荔波县开展了水语、水书的学术调研活动。
日本中国语言学会会长、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教授远藤光晓在参观完水书展品后题词:“如果把水书介绍到日本,将会像东巴文那样引起大轰动。”
“直到今天,水书仍然在我们水族人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荔波县档案局局长姚炳烈说,从重大的宗教祭祀活动到日常的婚丧嫁娶、建房、乔迁、取名、出行等等,水族人民都严格遵照水书上的规矩办。正因为水书对水族人民如此的重要,所以水书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经历了无数的考验和灾难一直流传到今天。
据悉,荔波县将建立专门的收藏馆,以便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